西行漫记——岭南画派西南西北作品展

  • 展览时间:2024/12/18 — 2025/03/16213
  • 展览空间:
查看更多详情

前  言


西行,对于二十世纪的很多中国艺术家来说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写生之路,他们通过西南西北写生获得各自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风格创新,在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史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岭南画派也不例外。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战背景下,艺术家们走出书斋,掀起了第一次到西部边疆地区写生、创作的热潮。关山月1940年来到西南抗战文艺的重镇桂林,开启了长达六年的万里西行,辗转于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等地旅行写生,积累了大量的写生稿,并临摹敦煌壁画,创作大批作品,在各地举办画展;黎雄才于1943年从韶关取道桂林,开启他长达五年多的西部漫游,先后赴广西、四川、陕西、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地写生,继关山月之后,他于1947年也造访了敦煌,饱览山川之胜又汲取传统艺术营养;抗战时期,赵少昂曾在桂林、重庆、成都等地写生、办展、教学,西南游历也是他艺术生涯中重要的阶段之一。西部的壮丽河山和民风民俗提供给他们开阔的视野和新鲜的体验、重拾面对客观真实世界的能力,激发了创作新面貌的形成。西部万里壮游的写生与创作也是他们在中国画坛声名鹊起、走向艺术高峰期的起点。


新中国成立后,西部依旧是他们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关山月甚至到了古稀之年还远赴西部各地进行写生创作,除实地写生外,他平时也常以积累的速写稿为基础创作西部题材作品,很多大画即来源于此;黎雄才1988年曾远赴西南云贵高原探访珠江之源,沿途写生创作。到了年事已高不方便外出写生的时候,则以一种“卧游”的方式,将以前的壮游印象忆写出来;赵少昂虽移居香港,却对西南的秀丽河山念念不忘,以前积累的写生稿成为其山水画创作的一个重要图式来源,他以速写为基础创作,重溯“旧游印象”。


是次,我院从藏品中精选出岭南画派这三位画家的西部题材作品予以展示,衷心希望观众朋友们可以随画作一起踏上西行之旅,在艺术中漫游,身在岭南,却可体会祖国西南、西北锦绣河山的不同魅力,也能感受到岭南画派立足于“写生”、践行“笔墨当随时代”、用艺术彰显时代精神的创作特点。

上一篇: 梦中的风景 下一篇: 边界内外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