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先生的画与现实保持有距离。付晓东在先生画室敏锐地意识到读史随笔和他的写生速写都是旅行。读史是时间的旅行。用临摹学来古人的手法去画古代的故事,画中出现的古代房屋、装束、器物的样式和年代出自常年对各地博物馆收藏陶俑和文物的写生与研究。精神的旅行需要一辈子的积累和充分准备,要带几车“行李”,如同搬家。而那些写生的速写是身体的旅行,什么也不带,全部放空,见什么就容纳什么。
王先生画得飞快,手和脑同步。我最喜欢看他一边讲一边画,随着思路的展开,与话音儿同时,形象就一笔接一笔地生成了——是有声动画,说有什么当时就有了。他无时无刻,走到哪里都在画。先生画画的时候保持着他不挑眼,少毛病的一贯性格,题材信手拈来,旧的新的,入不入画的反正都画(化)了。这些国外画的写生里身同感受的气息如同新鲜空气扑面而来。先生的画不是描写,他的画是他的声音,赖以生存的伙伴,他是用笔下的形象来说话的。画画是他的思想,有了画,他可以独立于世间,与诱惑、恐惧、失落、迫害坦然相处,即使失去自由也保持着乐观和主动,思考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同样在有了商业艺术圈之后他也是独立于各种话题和体系之外,以动笔不动口的方式参与着,旁观着。在现今的消费社会,他在画画之外对钱有些兴趣,但不贪心。他说他的画价应该是齐白石的百分之一,范增的一百倍,但是这个价没有。所以过得去生活就行了。
上一篇: 甜•媚•酷 -- 1915-1985回望与收藏
下一篇: 新年看看--方土写意山水小品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