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棱镜

  • 展览时间:2009/09/27 — 2009/11/27763
  • 展览空间:A4当代艺术中心
查看更多详情


不同可以共享

——“多棱镜”展览序


  在“瞎子摸象”的故事中,人因为片面化而被嘲讽。但转念一想,如果大象大到根本就看不全的程度,那即使明眼人也做不到整体观。因此对于生活于有限时空的人来说,全面、整体、宏观这些概念往往只是设想的结果。人作为存在之物,以其个别现实性和具体历史性而得到真实——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让中国艺术绕了很久。

  “多棱镜”展览的意义不在于它的规模,而在于把五个完全不同的艺术家及其作品放在一起。这里有声名显赫者,有市场佼佼者,也有出手不久的后起之秀。这些人年代互有差距,艺术圈也很不相同。其创作倾向更是各执一端,互不搭界。

  徐唯辛以其文革肖像画从写实角度介入历史,在客观陈述中直面被有意抹煞和集体掩埋的真实。何工油画作品则以表现性强烈著称,厚重的色彩、破碎的笔触,势如破竹而又悲从中来,宛如一首首宏伟的哀歌。如果说魏言的装置仍有其绘画创作杂谈并述的象征性,以其离远合奇的并置效果产生惊悚的话,那么,李勇政的材料作品,无论是架上艺术,还是装置计划,则以其对物性的敏感,把身体与事物、媒介与产品智慧地加以组合。而赵弥的花鸟画,更是以大红大绿的艳俗图案,在展场中让人眼前一亮,真女人自慰形象的暗示性与冰裂纹血痕的挑衅性,使他笔下的牡丹花成为关于情色的暗喻。

  问题是,他们在一起做展览的理由是什么?

  读这些各自不同的作品,我突然想到语言学的一种类聚方式,就是把归不进某类的词儿命名单列。所以他们相同的地方正是他们的不同之处,即不同于平面化、图像化、卡通化的流行样式;而这种区别不是靠相互接近,而是靠互相离散。这种不断分化所体现出来的个体意识,对中国当代艺术而言是十分必要而必须的,因为我们仍然生活在一个以集体意识抹煞个人权利的社会中。艺术不过是争取个人自由的方式与手段。

  既如此,艺术家只能做一个摸象的瞎子,用自己的方式去接触真实和揭示真实,而不是被捆住手脚,只能听别人讲周围是一个多么完整而又完美的世界。


2009年9月16日

于瑞士因特拉肯Dorint宾馆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