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启蒙

  • 展览时间:2025/03/22 — 2025/06/0895
  • 展览空间:
查看更多详情
2013年,蒂莫西·莫顿出版了《超物:哲学与生态之后》(Hyperobjects:Philosophy and Ecology after the End of the World),其中“超物”被述为另一种人类尚无法把握的巨大存在,雨林、天气、生态、极光都是超物的一隅或一种。
当今,我们将功能性艺术视作“艺术观念、执行标准”还是具体的“艺术对象”?如果我们把“自然”当成一种“超物(Hyperobjects)”,那么功能性艺术作为艺术中尚未被把握的部分,理应也是一个超物。换言之,对Func-tion Art在艺术分类学角度的肯定,某种意义上就是在确信一种可能性--谦卑平等、且好奇求索地对话“前所未有的智慧”的可能。
"超物"这种将“功能”也为理解为具体对象或拟人的思考方式,让我们有机会更好地体会自己与新艺术形式的关系,并去除人类中心化的自我幻想,使得“家、生活、生态”成为了包容 艺术和人 的更好舞台。我们由此去想象和反思人类文明关乎未来的发展,工业对自然、文艺对科技、伦理对效率等等,或许原本拮抗对象之间的创伤可能弥合、人类的未来也不必焦虑。在此之上,“功能性艺术”的灵与肉合二为一:“物质性的事实”也好艺术意识和理想”也罢,都是与生活一体同构的“超物”
进而回看“再启蒙”,在本展中其核心逻辑是对“启蒙”的再考。启蒙运动(18世纪)后,我们人类得以从自然科学、医学、文学等等各个领域打开重新认识世界并同自然和解的大门。作为上个启蒙时代的遗产,彼时的“理性至上”在领跑人类文明三百年后止步在了生态、全球卫生和消费主义问题面前。而今,从“人定胜天”的傲慢,到“艺启发现”的浪漫。在上个将理性奉为圭桌的启蒙时代,我们是否忽略了身体感知 和 自然启示 的力量?在"超物"所延展出的提示下,我们是否已经到了了一个需要我们对科技和消费进行一次交叉式反思的时刻呢?
在本次展览中,面对不断异化的自身、过度开发的自然、饱和的赛博信息。七位“探索者”以艺术为帆、以科学为翼、视自然为师,开启了对重新发现世界的旅程。他们用影像、雕塑、蓝晒、海绵、金属着色等媒材,多维度地发现、创造并让艺术自由生长:从涌动的光流到凝结的玻璃诗、从柔韧的海绵再到如骨般嶙峋的王座,从金属的呼吸到阳光的吻痕,我们将约同观众一起进入这场柔软、官能、细腻、幻梦的再启蒙。
高江波
3月,2025年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