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1994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套关于《人与自然》的纪录片,它以“讴歌生命、关注环境”为主旨,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及作用。观众第一次看到一个充满人文主义视角的自然世界。
杨心广的“自然与人”有着相同的启示,只是,他的目光由那些壮阔的历史叙述,转向身边的草、木、泥、石,那些不起眼的日常之物。或者说,杨心广对自然的兴趣,最初并非来自于现代科学,而是一种与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生存经验。
杨心广生活在城市的郊区,他与他的环境有着一种密切的关系。很多时候,他的作品像是有关郊外、山野与草木泥石的自然传记,描述那些在郊区发生的跌宕起伏的自然战争:在这片土地上,牵牛花、狗尾巴草、蒲公英随着季节的变化,在彼此的空间疯狂生长与衰败。拉锯不仅发生在植物之间,也发生在与郊区随处可见的临时建筑和工业材料之中。例如当一座房子荒废时,它就成为野草的乐园,绞缠铁丝网的藤蔓,挤压铝塑板的杂草。这些自然与人为之间彼此的侵入、纠葛的关系,在杨心广的作品中共生共存,亦形成了杨心广在这个展览中独特的杂糅美学与野蛮的生命张力。
上一篇: 00 张 & 鲁香凝双个展:根深亦自由
下一篇: 竞技重构——沈也、韩子健、杨牧石三人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