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张涛作品

  • 展览时间:2024/12/06 — 2024/12/15167
  • 展览空间:
查看更多详情

心有所动,手有所止


看张涛的画,我最直接和朴实的感受就是:好看,舒服。


张涛的画是那种你愿意往自己墙上挂,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又带有美好和感动的作品。


其中的原因,可能一是因为他的画本身描绘的都是日常风景,北京的街道、胡同、柳树、白塔、后海以及四季都是张涛的描绘对象。看过的描绘北京的作品不少,但多半停留在对北京的刻板印象上,即庄严伟岸和强调历史感为多,但张涛画中的北京却是日常的、亲切的、安静的、松弛的,其实,这也是长期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的真实感受,而张涛正是一位保持着敏锐感受力而非停留在描摹物象的艺术家。


在我眼里,张涛的画好看,多半来自色彩。他非常善于捕捉北京色彩中最好看的部分,强化但又不浮夸。既使大家印象中北京最萧瑟最灰暗的冬天,张涛仍旧找到最动人的颜色。而他的画舒服,则跟他的笔触有关,他没有着力刻画细节,但又没有走向自以为是的玩弄形式,而是用松弛、朴实的笔触描绘出他自己的感受。站在画前,我隐隐感受到了画家在风景和观者面前怀有的那份谦和,这也正如我所认识的艺术家张涛。


文 | 陈廖宇

2024.11.28.


陈廖宇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吃货宇宙》、《中国奇谭》总导演


张涛遵循经典的艺术公理,却不迷恋学院式的艺术教化。他抛开社会化的公共议题和宏大叙事,进而转向个性化的生命体验和私人视角。

多年来,张涛游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描绘世间百态,洞察人情冷暖。他在审视城市景观中的物、人、景等所重构的“时空关系场”时,自觉地进行主观化的转换。因此,这些画作有别于繁花似锦的都市盛景,而是试图挣脱审美惯性的异化。
张涛的绘画脱离了古典主义叙事性的剧场效果,进入无处不在的图像所构建的景观社会,直面城市空间中生活现场的本来面貌,并以此作为再造风景的主题。这也无疑是对以往自然主义者描绘自然场域的风景画的范式拓展。不仅彰显了摄影图片无法呈现的精神内涵,也凸显了绘画图像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


文 | 井中月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