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唐卡,意为“绘于布上的佛像”。据史书记载,唐卡最早出现在吐蕃王朝时期,即公元7世纪左右。当时,随着佛教的兴起,唐卡作为宣传教义的工具逐渐流行起来。在西藏,许多寺庙都拥有自己的唐卡画室,培养了一批批技艺精湛的唐卡画师。随着时间的推移,唐卡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风格和民族特色的绘画艺术。
唐卡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精湛的绘画技巧,被誉为中国民族绘画的瑰宝。它所呈现的色彩鲜艳、线条流畅的画面,以及富有象征意义的图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此外,唐卡的绘制过程十分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和烧制,对画师的技艺要求极高。
本次展览画家展出20幅精品唐卡作品。
艺术家欧图红巴义尔,女,蒙古族,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人,出生于1988年,现为中国(香港)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创作传承人。自幼画画的她对绘画有着喜爱与见解,2014年至2022年毕业于西藏丹巴绕旦唐卡艺术学校,刻苦学习唐卡艺术8年。2016年6月绘制唐卡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19年7月作品《A2757药师佛》入选同仁县(2019年“最大规模唐卡展示)2017年至2023年西藏大学艺术系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勉唐派传承人丹巴绕旦大师为师。2023年毕业后自创作品有《万里东归图》、2024年《生死轮回》(手持金刚)、《九次第定图》、《第五世甘见喇嘛神像》等优秀作品。2023年11月5日个人画展以东归精神为主题首次举办在新疆和静县美术馆;2024年8月29日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唐卡)作品展。
2024年9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创作”传承人荣誉称号。
绚丽多彩的唐卡艺术是藏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在当今社会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保护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为它提供更好的传承和发展环境。同时,我们也要鼓励创新,让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使唐卡艺术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让我们共同期待唐卡这一东方明珠在未来的世界文化交流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