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NTIFRAGILE》包含6位來自不同國家的女性藝術家,期望與觀眾共同探討,反思在動盪中尋求與脆弱共存和突破挑戰的方法。易碎品即便有繁複的包裝防護且貼上「Fragile」的標籤,也並未改變內容物的本質。「反脆弱(Antifragile)」點出的,即是脆弱的反義詞並非堅強,而是擁有抵抗壓力的柔韌與彈性。主視覺呼應此概念,使藝廊外部燈箱如同貼於白盒子上的「反碎品」標籤,藝術家則是箱內那些「看似脆弱,實際卻擁有高度韌性與適應能力」的存在。回顧全球疫情至當今安全危機,2022年第十六屆里昂雙年展策展雙人組Sam Bardaouil和Till Fellrath即以「脆弱宣言(Manifesto of Fragility)」作為主題,且兩位將在2025年第十四屆臺北雙年展中繼續發聲。臺灣早已深陷這樣的全球語境,隨著世界對「反脆弱」的思考進入尾聲,面對國際情勢日益升溫,2025年後將要面對什麼樣的未來?展覽最後的「How do we live?」,值得深思。
上一篇: 西別府久幸「Plant a HOME」植物装置个展
下一篇: 计洲:草弄乱了天上的星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