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偕行|陆献荣书法作品展

  • 展览时间:2024/09/26 — 2024/10/07365
  • 展览空间:
查看更多详情
致广大而尽精微——陆献荣书法印象

薛燕 / 文


九年前的金秋九月,我刚开始文化报道参加的第一场大活动就是在泰兴文化中心举办的陆献荣书法个展。当看到展厅里一整面墙楷书大字《延令赋》,一股遒劲古雅的正大气象迎面扑来,那种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至今还深深刻在脑海中。我想当时的参观者应该会产生和陆献荣创作时一样的豪情,那是同为泰兴人对家乡的文化自信和对于书法魅力的折服。  

和陆献荣熟识后,我了解到他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华的文艺家。从早年基层公安的办案能手,到后来走上管理岗位担任文联主席,以及他一生钟爱的书法事业,每一个人生角色他都笃行致远,走出了亮点。我想这和他胸怀家国的大局观,同时又踏实稳健、积微成著的做事做人风格有关。

多年来,陆献荣一直在灯火阑珊处默默耕耘思考,寻求书艺的精进和突破。从一个艺术市场观察者角度来看,我觉得他的书法面貌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其书以楷书为最擅,细品他的作品,以魏碑诸帖为基石,奠定了遒劲古雅、醇厚沉毅的基调。近年来他从颜真卿行草、《石门铭》等碑帖中汲取率意与气势,进行取舍重组,用自己的智慧灵性加以发挥,注重顺畅痛快,一气呵成。

这次展览的新作中,最令我“惊艳”的是一组诗书画合璧系列。赵孟頫曾有著名题画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元宋以降文人画家倡导以书法笔意入画,影响至今。书画本来同源,当代书家当然也可用绘画衬托书法诗词意境,这类似于古人在绘画长卷上题写长跋或者序,陆献荣借鉴这种文人之间流传有序的雅赏印迹,变成一种有意识的创作形式,具有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这一组作品,本邑名家花明、郑剑君、赵飞、朱静波等应邀创作了梅兰竹菊四君子、滕王阁山水长卷、渔樵耕读人物等等,这些紧扣主题精心创作的国画小品,与陆献荣精致俊秀的中楷书法书写的名篇佳句相得益彰,气息格调和谐统一,极具形式感和观赏性。如果说陆献荣的长篇楷书大字是气势恢弘的雄山大川,那这一组书画合璧小品则是精微娴雅的江南园林。

刘熙载在《艺概》中说“笔情墨性,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陆献荣的书法,是传统文化学养、现代审美品味与个人气质的表露,他的艺术表现,既满怀大江大河的豪迈,又蕴含细嗅蔷薇的微妙,是其修养、性情的流露,是功到自然成的结晶。  艺术创作是一场漫长的修行,传统意义上的花甲之年对艺术家来说正是最好的时候,技艺日趋成熟,佳期尤可期待。陆献荣的艺术高峰还远未到来,我们必将看到他更精彩的嬗变华章。


(作者系泰州日报副刊部副主任、

泰州报业艺术馆馆长)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