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花鸟家协会理事刘丹青在浙江书画界是一个另类的存在。1963年出生的他前后师事诗书画印具全的著名艺术家谭建丞、金鉴才,他一直生长在被誉为“一部书画史,半部在湖州”的书画重镇湖州,一直酷爱书画而不舍昼夜,一直秉承文人书画艺术传统的衣钵,一直甘于寂寞不随波逐流,一直对名利场保持距离,展示了与世无争的低调沉稳、真诚虔敬的作风,受到熟悉他的师友们的普遍赞誉。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发来贺信:“丹青兄是令我尊重的艺术家,多才多艺、执着勤奋、真诚纯粹。不仅在书画、篆刻、诗文上造诣深厚,音乐、摄影等艺术门类也涉猎甚广。而且他淡定从容,不图名利,不事张扬,待人真诚,乐善好施。真诚希望丹青兄艺术之路长青,祝愿本次书画展圆满成功!”上海博物馆研究员、西泠印社理事刘一闻闻讯,欣然题写一语双关的“丹青世界”予以褒扬。
刘丹青的纯粹品格体现在他笔底也是不乱矩矱,一丝不苟。他乐善好施,善解人意,帮人可不遗余力,求人却三缄其口,此次展览据说是在杭州国画院院长、恩师金鉴才的穿针引线之下才“答应”举办的。金鉴才并亲临展厅,写序助阵:“刘君丹青弱冠之年即从湖州大家谭建丞先生研习书画,释惑悟道,通悉利害。其为人也,性惇厚,思敏达,好读书鉴古,访师交友。遂得开拓胸襟,变化气质,成长见识,蕴涵品格,故下笔辄能摆脱当世名家习气。书画固小技,而其得以传而进乎道者,亦凿凿明矣。”他同时指出刘丹青的书画创作不要太拘谨,要多元汲取,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尝试再回归。当然,自我是最重要的,多元时代,不必强求一律,都是很张扬的激情模式不切实际,反而又会造成同质化的雷同。
有道是世上有两种人最值得尊敬,一是生养自己的父母,二就是人生道路上的恩师。刘丹青对江南书画巨擘谭建丞的师恩点滴在怀——谭建丞仙逝,他扶灵尽孝,自改号“思澄子”,书斋亦改名“思澄斋”,以喻日夜追思恩师“澄园”谭建丞之意。每逢谭建丞诞辰、逝世重要纪念年份,他常自己出资为其举办展览、编印文集。感人至深,令人动容。
谭建丞绘画之全面与其书法五体之全面关系密切。没有高水平的书法功夫,搞不好写意,写意的基础是书法,书法对中国画来说就是双胞胎,基因是一致的。书法给世人最大的印象,就是修身养性,而好的中国画一定得有好的书法作支撑,通常情况,“读画”从款跋开始,书法好的画家落款题跋都会给画面锦上添花。刘丹青师法谭建丞没有从表面去学,而是从书画全面性方面去领悟学习,这个正是创建杭州国画院诗书画印教学的金鉴才所极力倡导的,也是刘丹青又转师金鉴才的出发点。
丹青世界写丹青。不盲目创新,扎扎实实走传统路线照样能够瓜熟蒂落,自成格局,刘丹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唐代义乌诗人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喜欢自驾游历名山大川的他没有停止在属于自己的“丹青世界”的一路探索,岂不大欢喜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