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世之宝——三十年所见善本碑帖特展

  • 展览时间:2023/10/10 — 2023/10/30373
  • 展览空间:保利艺术博物馆
查看更多详情
10月10日,由保利艺术博物馆主办、北京保利拍卖古代书画部协办的“希世之宝——三十年所见善本碑帖特展”顺利开展。展品选自九十年代开始,市场上陆续见到的一些顶级善本碑帖。

展览共汇集十八种碑帖,首当其冲的是宋元间拓传世所见最旧本的《秦石鼓文》;又有属于碑帖王者宋拓善本唐碑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还有堪比宋拓的明拓善本汉碑《汉曹全碑》;汉唐碑刻之外,汇历代书法名作而成的法帖拓本亦有《群玉堂帖》《松桂堂帖》《乐善堂帖》等,均系前人所摩挲之至宝。如今,这些在旧时为收藏家秘藏的展品呈现一场之内,足可谓“洞心骇目,几疑梦寐”。有心之人到场观展必能在比照之下得益良多。

书家临池必有所本,而诸如钟张、羲献之真迹举世无双,难供天下学书者临习。在照相印刷技术面世前,学书者所使用的学习范本大约两种:一是从真迹上勾描填墨所得的勾摹本;另外则是把书迹刻在碑板之上,再以纸、墨拓印而出的碑帖。两者中以碑帖复制时不需每次依靠真迹,且有一母本(碑刻原件)即能化身千万而成为学书者的理想范本。

因为各种情况,同一碑板在不同时间、空间所得到的拓本会有霄壤之别,这极考验使用者的眼力,故而金石碑帖这门学问便应运而生。其重要性与稀缺性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与日俱增,其价值也愈发为收藏家所重视,很早便有藏家专好此类。

清末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海外金石家从国内购藏大量碑帖,以致很多善本流失,实为憾事。九十年代之始,祖国经济蒸蒸日上,信息化加速发展,许多珍贵拓本又重新归国,这对金石碑帖研究是一种极大地推动。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