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澍雨、祝帅是我国当代中青年实力派学者型书画家。他们的第一次联展《欣于所遇》和第二次联展《同行》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在深圳和北京举办,在当时的书画艺术领域引发了积极的反响。时隔多年,两位艺术家第三次携手举办联展,以“动静清和”为主题,既体现了他们一以贯之的艺术理想,也展现出他们不断突破自我的艺术追求。
阴澍雨、祝帅两位实力派中青年艺术家与我相识已逾20年,多年来我一直关注他们的艺术之路,着他们一步步从在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成长为今天艺术创作、研究和教育领域中的中坚力量。戈发现,尽管他们的创作领域和艺术经历各有不同,但共同的艺术理念支撑着他们在创作之路上行稳远。阴澍雨的花鸟画作追求的是一种“润物无声”的宁静,而祝帅的书法也每每以“时契幽怀同静气”每临大事有静气”等作为书写题材。在有些喧嚣的当今艺坛,两位艺术家没有去随波逐流,相反愈发露出清气、静气,代表了当今艺坛的一股清流。同时,正如苏东坡所说:“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禅宗中也有维摩诘"一默如雷"的公案,此次两位艺术家以取自王羲之《十七帖》中的“动静清和”四个字为主题,恰好又展现出他们作品静谧表面包容下的艺术生命跃动。
此次展览的意义还不仅限于此。对于关心艺术教育的人来说,一定对2022年我国《学科目录》新设立"美术与书法”专业学位这件大事耳熟能详。将美术学一级学科调整为美术与书法专业学位,一方面体现了书法在整个学科格局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突显了实践教学在艺术教育中的价值。《学科目录》调整前后,阴澍雨、祝帅两位艺术家都先后深度介入美术与书法教学领域。2022年10月,中国艺术研究院正式在研究生院设立美术与书法系,由阴澍雨担任首任系主任,在花鸟画领域中教书育人;同月,祝帅也从此前任教的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全职调入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开设《书法》《书画理论与实践》《走近中国书法》等专业或通选课程。此次展览就是两位艺术家在教学之余的副产品。这些作品体现了艺术家个人创作与艺术教育之间的教学相长,也对理想的美术与书法专业博士学位师资背景提供了必要的参照和积极的示范。
随着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中国画和书法两门传统艺术形式在今天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喜爱。在美术与书法专业与学科建设如火如荼的当下,或许正需要深刻领悟"动静清和”,才能同时保有学术的理性与艺术的激情。而也正是因为有着阴澍雨、祝帅这样一批兼通理论与实践,在艺术创作之余笔耕不辍,又活跃在高校和研究机构教学一线的优秀中青年教师,才是我国美术与书法专业教育和学科建设未来的希望所在。
阴澍雨、祝帅两位实力派中青年艺术家与我相识已逾20年,多年来我一直关注他们的艺术之路,着他们一步步从在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成长为今天艺术创作、研究和教育领域中的中坚力量。戈发现,尽管他们的创作领域和艺术经历各有不同,但共同的艺术理念支撑着他们在创作之路上行稳远。阴澍雨的花鸟画作追求的是一种“润物无声”的宁静,而祝帅的书法也每每以“时契幽怀同静气”每临大事有静气”等作为书写题材。在有些喧嚣的当今艺坛,两位艺术家没有去随波逐流,相反愈发露出清气、静气,代表了当今艺坛的一股清流。同时,正如苏东坡所说:“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禅宗中也有维摩诘"一默如雷"的公案,此次两位艺术家以取自王羲之《十七帖》中的“动静清和”四个字为主题,恰好又展现出他们作品静谧表面包容下的艺术生命跃动。
此次展览的意义还不仅限于此。对于关心艺术教育的人来说,一定对2022年我国《学科目录》新设立"美术与书法”专业学位这件大事耳熟能详。将美术学一级学科调整为美术与书法专业学位,一方面体现了书法在整个学科格局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突显了实践教学在艺术教育中的价值。《学科目录》调整前后,阴澍雨、祝帅两位艺术家都先后深度介入美术与书法教学领域。2022年10月,中国艺术研究院正式在研究生院设立美术与书法系,由阴澍雨担任首任系主任,在花鸟画领域中教书育人;同月,祝帅也从此前任教的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全职调入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开设《书法》《书画理论与实践》《走近中国书法》等专业或通选课程。此次展览就是两位艺术家在教学之余的副产品。这些作品体现了艺术家个人创作与艺术教育之间的教学相长,也对理想的美术与书法专业博士学位师资背景提供了必要的参照和积极的示范。
随着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中国画和书法两门传统艺术形式在今天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喜爱。在美术与书法专业与学科建设如火如荼的当下,或许正需要深刻领悟"动静清和”,才能同时保有学术的理性与艺术的激情。而也正是因为有着阴澍雨、祝帅这样一批兼通理论与实践,在艺术创作之余笔耕不辍,又活跃在高校和研究机构教学一线的优秀中青年教师,才是我国美术与书法专业教育和学科建设未来的希望所在。
彭锋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上一篇: 侧身观象——杨坤伟绘画作品展
下一篇: 通 | 道 aisle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