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识·梅花草堂——朱屺瞻中国画展

  • 展览时间:2023/04/30 — 2023/07/02498
  • 展览空间:太仓美术馆六号七号展厅
查看更多详情
作为近代以来娄东绘画的代表人物,朱屺瞻先生是20世纪中国画坛卓有成就的艺术家,其艺术生涯贯穿20世纪中国画变革发展的全过程。先生关心民族命运,关注现实生活,以中西融汇的模式,进行了许多艺术尝试与探索,其多元的艺术风格、崇高的艺术成就,得到海内外的广泛赞誉。

朱屺瞻先生一生斋号众多,多藉以抒情明志,其中“梅花草堂”最富盛名,寥寥数字,意蕴深广。梅花素有傲雪凌霜、坚贞刚强、不随流俗的品格寓意,于先生而言,“梅花草堂”不仅是从事文化活动的物理空间,更是安顿自我精神的“伊甸园”。通过先生的斋号,我们可以体悟他和合万物的精神风貌,更可于书斋文化长卷中,追寻他的哲思与希望。

明代韩邦奇在《思萱堂记》中云:“情有所感,弗能已则有思;思之甚而无所泄,则必有所寄。古今之人,或为之碑,或为之台,或为之观,皆所以寄其情而泄其思也。”在朱屺瞻先生的人生道路上,“梅花草堂”已然成为他生活与艺术灵感的源头活水,不仅承载和闪耀着先生潜心研读、励志耕耘的梅花精神,更从侧面反映了先生的审美意识和人格追求。

太仓著名教育家唐文治先生在1930年出版的《朱屺瞻画集》序中说:“屺瞻表阮,熟娴国画、西画,气韵超凡,随宜点染,拓胜景于潇湘,参油画于巴黎。艾竹茅梅,兼施六要,殆摹其形而得其理者欤。”这份赞誉于朱屺瞻而言,可谓名实相副。这不仅得益于朱屺瞻先生“老笔纷飞、墨沉淋漓”的笔墨观,“融汇中西、借洋兴中”的艺术观和“博采众长、用功用心”的教育观,更离不开他“独、力、简、拙”的人生价值追求。

一座梅花草堂,见证了近代以来的沧桑巨变与家国复兴,也见证了朱屺瞻先生求新求变的艺术历程。浏河梅花草堂建成后,朱屺瞻曾邀潘天寿、姜丹书、吴茀之等到草堂雅集,研讨艺事,其后集得海内名家王一亭、齐白石、黄宾虹、吴湖帆等所作《梅花草堂图》为一册,堪称艺林胜事。1991年,朱屺瞻先生百岁时,家乡政府在其故居重建“梅花草堂”,先生也向梅花草堂捐赠了数幅自己的代表画作,梅花草堂承载着先生心系太仓,不忘故土的感人情怀。

紫藤花开时,由太仓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太仓美术馆、宋文治艺术馆(太仓名人馆)承办的“再识·梅花草堂——朱屺瞻中国画展”,以三个“梅花草堂”意象渐次递进,展出朱屺瞻先生作品近二十幅,以先生艺术生涯各个时期的精彩画作及部分生平文献资料,为观众多角度展示朱屺瞻先生漫长而精彩的艺术生命历程。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