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朔新2023
水彩画系学术建设与创作展望
2019年绘画艺术学院水彩画系成立,我们举办了“承传惟新一一贺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水彩画系成立教师作品展,首次展示了水彩画系师资雄厚的教师队伍,呈现出四个工作室各具特色的创作⻛格。我曾在水彩画系公众号"新立"的推文中写道:“辰宿列张,云行雨施,广美水彩的前辈们勤耕建树,积厚流光,源远流⻓,今水彩画系成立,授业经始,任重而道远,行于心,谦于行,承传惟新,共铸广美水彩艺术新纪元!”这是一种围绕“学院品格,承传惟新,多元共建,时代精神”而展开的艺术发展纲要。其关键在于倡导"以造型研究为中心,以水性媒介为表现手段与思想载体,以时代的精神理念和文化传承为学科的建设方向"。由此,“承传惟新” 展以“新立”的工作室格局和艺术创新理念迎来了广州美术学院“水彩教育”的新时代。
在即将跨入2023年之际,我们与佛山悦艺美术馆、珠海诚丰美术馆共同策划了“朔新2023一一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水彩画系教师新作展”,展出了四个工作室现任中⻘辈教师近年的精品力作四十多件,通过展览活动,检阅水彩画系2019一2022年学术建设成效与教研收获,以最新创作动态和成果,展现朝气蓬勃,探索不止的学院气息,籍此展望2023年水彩画系新的篇章,开启更为广阔的艺术前景。
近日“中国水彩”平台对水彩画系教育专题的采访,让我回顾并总结了水彩画系崇尚品格建设和多元构建的艺术现状。“朔新2023”反映的正是2019年以来水彩专业教育欣欣向荣、积极致力于教学与创作的阶段性教研成果,显然,亦是水彩画系“行于心,谦于行,承传惟新”之全方位的学术回望。
一、2019一2022年水彩画系的工作重点及建设成果,包括以下几方面:
1 、构建水彩画系四个艺术纲要和教学方向鲜明的工作室,同时配合学院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步伐,根据工作室新的培养导向,全面修订水彩画系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2 、根据工作室教学建设与拓展趋势,整合和优化了水彩画系师资力量,使教师艺术⻛格与科研积累同工作室的发展密切契合。同时,制订高级人才引进计划,切合学科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重点引进当代理论研究,跨媒介创作研究和当代性实践探索等高端艺术人才,丰富和补充了学院水彩教师单一的学缘结构。3 、完成水彩画系“教学驱动,研展一体〞教学场地升级改造与建设。教学场地与学术交流空间是学科建设的最前沿阵地,经过空间功能的分区和整合,使教学区和学术交流区(办公、科研创作与展览空间)两大版 块的布局科学合理,有利于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激发积极向上的校园新气象。4 、水彩画系设立了“王肇⺠艺术奖〞、“⻘竹画材创作奖〞、“宝虹创作奖“和“鲁本斯奖学金”。奖学金机制的设置不仅弘扬了前辈大师的艺术⻛范、继承水彩深厚的精神财富、倡导学院品质和审美格调的创造,也大力推动了学生对艺术的探索,以及对鲜明艺术个性创作的追求。奖学金获奖作品纷纷入选国际、国内最 高级别的重要展览并获得大奖,硕果累累,四年来被广州美院美术馆收藏的本科生、研究生优秀毕业作品,其数量、质量位居各专业榜首。5 、水彩画系联合岭南美术出版社和莞城美术馆共同创办了国内高规格的水彩学术刊物《当代水彩》,为水彩画系在创作交流和兄弟院校在教研与创作互动上,建立了一个新的高端学术平台与窗口。
二、水彩画系四个工作室所秉承的学术理念与艺术特色。“广美水彩”厚重的学院传统和浓郁的艺术底蕴,让广美水彩焕发出无限生机和可能,如何在传承学院精神、崇尚生命品格创造的向度上,强化思想媒介与水性境域的视觉格调与时代特色,是推进当代学院水彩教育与创作的重要课题。
工作室教师作品集中展示了四个工作室名具特色的创作实力与⻛格追求,也展现了水彩专业对学院雄厚的艺术传统的传承力量,并在树立高品位艺术,发扬开拓进取、改革创新的艺术精神。第一工作室具象表现与学院传承,它倡导具象视觉形态与学院人文品质的研究,主张画家必须重新回到视觉中去,注重视觉之“真实”挖掘与视象表达的探索行为,它强调视觉与可视世界的关系,又提出以“现象学”为基础,将绘画的现象嵌入内容,以寻求更为本质的“绘画真谛”。学院传承与具象表现理念具有一致的学术主张和视觉精神, 它所倡导的是艺术品质的提升与“写生创造”精神的发扬,其核心理念和拓展纲要便是以视觉的创造性和绘画性内涵建设为目标。第二工作室“意象表达与中⻄融会”,这是一个从⻄方回归东方,又积极关注并融会中⻄方意象造型与艺术语境的工作室。意象理论在中国起源很早,《周易•系辞》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相对于第一工作室强调客观物象与视觉创造的理论导向,第二工作室追求的更多是意象绘画之审美理想与诗性情怀,倡导艺术的内容即为一种理念,是理性与感性交融的集合体,而不仅仅是停留于“视觉现象”上的再创造,呈现的是诉诸感官的艺术形式,也正是这两方面的调和,成为了一种自由的、统一的整体。第三工作室微观呈现与多维传达,微观景象体现的不仅仅是视⻆的判断和语言的锤炼,多维空间的选择与切换,个体姿态与精神观念的审视和界入,才能激活并传达出鲜明的视觉特质与时代新气息。第四工作室“水性综合与跨界拓展”,创作实践借由媒介的综合与跨界,而具有更多实验的性质和拓展的可能。走向自由综合,探求多媒材,多元的艺术路径,强化抽象性元素的追求和创造,在拓展和跨越中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当下意识和实验构建的创造力。
2019一2022年扎实全面的建设力度和不断深化、提升的态势,缔造了今日水彩画系“朔新”的发展格局。2019年“新立”开启了水彩画系新的征程,而“朔新展”则是师生合力营造并推进了水彩画系建设进程的重要活动,它完整呈现了当下高昂向上的艺术创作状态,以及独具创新的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新模式、新构建。
2023我们葆有初心,与水彩画系并肩,朔新!继续前行!
陈朝生
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副院⻓
水彩画系主任
2022年12月28日
上一篇: 芳菲迎祥——萧芬琪画展
下一篇: 栖居之地——赛森当代艺术收藏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