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肖像——关于龚新如的作品
文/邱敏
城市肖像是龚新如持久观察的一个主题。他描绘的城市肖像不是通常意义而言的宏大叙事的都市景观或者个人表情,而是作为一个城市个体穿行其中,将快速瞬间印象浓缩在几个反复使用的符号里:行道线、指路标、交通指示信号、路人和车辆通行的手势等等。他借助城市交通中共识性的视觉传达符号,去探讨一个现代文明的城市如何通过规划和生产,有条不紊地高速运转着,而个体的人身处其中,又会遭遇一种什么样的生存处境。这些符号弱化了具体的功能性所指,所以,他的城市肖像没有具体的时间和空间坐标,不是某一座具体城市的肖像,而是当下人类所身处的全球化大都市进程的一个抽象性的概述。
此次展览分为三个部分:架上绘画、综合材料和影像艺术。
架上绘画系列作品描述的是在交通道路中所常见的标志或者事件,比如马路上抢修的工人、道路施工的安全警示、行驶在路上的车辆……他弱化了个人的主观情感,避免用专断的意志压制观者的想法,只是冷静地呈现这些景象,强调画面的绘画感,把艺术性建基在绘画语言的自身媒介性上。因此,这些大家都并不陌生的道路标志或者日常事件,产生了一种陌生的疏离感。
综合材料系列作品色彩斑斓、形象艳丽,利用各种交通路标、指示牌、交通通行手势等等,构成了一张张中性的城市面孔,具有强烈的波普风。但龚新如让观者的眼球被画面表象的时尚性和流行趣味按摩得舒服的同时,不忘用一种幽默而机智的方式让人进一步思考,面对现代经济生活日益商品化和符号化的冲击,如何找回肉身的自主生活状态。他画面中指向各种不同方向的箭头所构成的面孔,并不执著于提供给观者一个确切的答案,这些箭头之间形成了一个自由流通的社会的象征:空间可以打开,各种力量可以在里面流转。
在影像艺术系列中,龚新如依然用简约明快的平面形象和单纯饱和的广告色彩,向我们呈现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的偶然事件及其处境。既有线性的叙事,也有非线性的叙事,既有幽默调侃,也有警示和反思。
三种不同的媒介材质互相补充辉映,呈现了艺术家对不同材料的感性驾驭。龚新如的作品吸收了今天潮流艺术的某些因素:色彩明丽、形象单纯、追求趣味性。但把这些城市肖像并置在一起,就会发现其作品隐含着更深一层的哲学追问的思考——当我们在一个被时尚消费分散注意力和挫钝感受力的时代里,除了遵循着既定的路标,有没有可能在自己的灵魂里旅行,创造出自己的内心真实的城市肖像。
上一篇: 水岸协奏曲——傅旭明水墨作品展
下一篇: 赋格——李鹏个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