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雅轩在2015年7月为何倩彤(香港)及陈怡洁(台湾)两位出色的青年艺术家特别推出双个展:《伊卡洛斯耸耸肩》及《编码岛》。
何倩彤在《伊卡洛斯耸耸肩》中,以七组系列创作构建出一个充满奇想的叙事空间。她运用绘画、录像及装置等多种媒介创作,把真人真事及纯属虚构的故事情节编结在一起成为其作品的叙事脉络。那些故事的主人公设法逃离自己的“宿命迷宫”,试图振翅高飞,寻找他们的欲望对象,却都以失败告终。
陈怡洁的《编码岛》带来强烈的色彩感官刺激,与倩彤文静而略阴暗的风格形成极端的对比。怡洁的系列创作以卡通动漫作素材,除了挪用经典场景,她常运用机械装置或计算机技术为动漫角色绘制“动态肖像”。那些“肖像”实际上是动漫造型经抽象处理,旋转变形后而得出的同心圆色环组合。观者难以辨识“动态肖像”的原来身份,但又慢慢地发现眼前的那些视觉符码似乎本来早就已经储存在自己的脑海之中。
表面看来,倩彤的细腻情感与怡洁的后波普式喧嚣或许各不相关。但当深入分析这些作品时,会发现两人的创作方法在本体论层面上有一些微妙的共通点:事实上,两位艺术家都正在对“现象世界”,由其是我们身处的二十一世纪,那个以“真实”和“超真实”同构的“景观”进行编码与译码。她们儿时都同样醉心于卡通动漫,不过两人的关注点却恰恰相反:怡洁着眼于英雄角色和超能服装,他们身上那些夺目的色彩化为一种“良民教育”的道德指标;倩彤则偏爱观察往往惨淡收场的奸角,他们阴险狡诈,为追求权力和成就欲望不择手段。
倩彤和怡洁的创作方法都包含了大量研究工作和资料分析。她们正在拆解“虚构”及“超真实”的基因图谱,引领我们深入审视人类的生存实况。怡洁运用“还原法”对“现象”进行提炼与抽象,把“现象”还原为最始初的色相之后,再运用那些极简视觉符码来重新绘写意味深长的观念地图;倩彤的手段则属于往外扩张的,她从“虚构”及“超真实”的基因结构中分离出无限的“新可能”,然后重新把这些“新可能”掷向“人间”。总的来讲,两位艺术家都在引领我们在“离地”的生存状态中寻找“着陆点”,让我们重新关注“人际”的本质与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