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岩:欹梅

  • 展览时间:2022/07/03 — 2022/09/18668
  • 展览空间:十点睡觉艺术空间
查看更多详情
周岩个展“欹梅”由独立策展人杨紫策划,展示了周岩最新的作品,涉及影像、多媒体装置及绘画等多种媒介。

展览内容围绕着一座无人问津的荒园展开,这片废地曾经是晚清诗人龚自珍(1792—1841)逗留在北京五年期间的住址。新中国成立后,这位文笔激昂、忧国忧民的诗人的故居被占用为市民的分配住房,近年来,由于城市的发展建设需要,这些逼仄的生活空间被清退。而此地究竟要被改造成为何种性质的场所,仍未有定论。

此次展览,周岩将试图在展厅中还原这块区域中曾经存在过的众多生命痕迹。这一过程中,龚自珍伟岸的形象只是做了一个引子——他在作品中描述的,更多是无力反思和逃脱生活重压的底层人物。在录像作品中,他讲述了一个由租主带租客看房引出的一个三角恋的虚构故事。一位报道地震的记者来到北京,意外地与居住在改造为大杂院的龚自珍故居中的女性恋爱,在这位女性与丈夫提出分手之后,她的丈夫选择了自杀。五个章节中,不同角色无声的旁白构建了这个故事。观众在录像中能观看到的景象,是在电子游戏建模软件中还原的故居场景。录像的第一人称视角仿佛一具透明的幽灵,来回游荡在这虚拟却又曾真实存在于物理世界和历史长流中的空间,以只能分辨黑、白、蓝三种颜色的眼睛观看它的存在与毁灭 。周岩亦邀请观众在展厅扮演这位幽灵。他将各种材质的小型雕塑散落地悬挂在展厅之中,随着感应器触动观众的身体,雕塑内部发出蓝色的幽光。

周岩援引阿甘本对“神圣人”的概念,展现时时刻刻被法律秩序包裹的人之状态。他们无法用感官察觉外在的包裹物,却能感受到轻微的窒息。这种窒息感受在普遍的社会生活中流行,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互相感染,凝结成情绪的纠结与沉落。

“龚自珍故居”就这样在历史的不断地变迁中重塑着自身的面貌,如今只剩下荒草和残垣。那些曾经发生在这里的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那些如漂浮尘埃般的爱恨情仇,那些发生在院子里的故事依旧牵动着艺术家周岩的内心。正如周岩所说:“这些故事让我着迷,好像它们都或多或少曾发生在我周围。”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