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如雪”丁健飞作品展

  • 展览时间:2021/06/06 — 2021/07/111030
  • 展览空间:
查看更多详情

《飞花如雪》


文.漆澜


丁健飞,太熟悉了,南艺同门师兄,又一起在上海漂了二十年。从我家到他家,步行大概二十分钟以内。我们很对胃口,以前喜欢聚在一起吃辣的,现在,胃口和性情又不约而同都清淡了起来,镇宁路与昭化路交叉口的那家咖啡馆便成了我们聚会之地——不喝咖啡单要茶,坐而论道,天南地北,河汉无涯。


近三年来,丁健飞一直闭关苦练,缜密精微的笔法秀出同侪。他有“密集控”的倾向,早期作品表现水塘植物让人叹服,特别是表现浮萍水藻,绣花针、金箍棒一起上,以宋人工细的笔法去表现繁密的生机,保持着严整的中国画的骨法用笔。三年前的某一天,我看到他在夏威夷的海边,发了满满的一屏九宫格的海浪的图片。那些图片瞬间让我有了一种想盗图的冲动。我秒问他:有想法了?果然,后来的三年,他闭关投入到了新系列《飞花如雪》的创作中。据他阐述,这次北京的展览他已自己取名为“飞花如雪”,那是因他的名字中有一个“飞”字,而“花”是指浪花——李白有“飞湍瀑流争喧豗”,苏轼更有牛句:“卷起千堆雪”。


老子云“上善若水”、“上德若谷”,一看就是南方人,先天亲水。孔子则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一看就是北方人,先天亲山。古今画山水者,不在水边定在林下,不假思索,出语不外孔、老之间,或曰仁智观照,或转附隐喻,或借题发挥,云则留空,水则出虚,竞尚高简,转为空虚,几为无物。抬头低头寻常见,仙凡只隔几重云。这大概是中国画计虚当实,转实出虚的根源。马远工水法,王蒙工繁壑,千载之下,二美难并,虚实未洽。在丁健飞看来,山、水、云这三者本为一体,互为因果,相互转化。他实际上将传统的虚空进行了实在的刻画,将巨大的空间进行了体量、质感和情状的描绘。在这个致力方向上,传统的程式化套路语言,勾勒和烘染的招数已经不胜其任,难以应对复杂的空间结构以及复杂的形态变化关系的呈现。

丁健飞是摄影高手,且有丰富的影视制作阅历,也练就了一双高效定格的肉眼。他的画面中,黑白灰色阶控制精审,体现了他扎实的素描的功底,其过硬的状物本领在中国画家中是难能可贵的。他布局造境常借版块围挤之势,将画面兴奋区控制在亮色区域,黑白反差鲜明,而明度色阶控制极其精确。大版块的构建也打破了传统山水的自然随意,造境严谨整饬,从而将繁密的细节统一进挺拔的空间格局中。丁健飞是细节控,善于变换细节图形,但又处处分明,绝不含糊。在繁密的空间中,他灵活地变换云、水、山石的观看视角,画面中各种物象随时可以成为透视的焦点。这种多个焦点汇集而成的场景,空间更显宏壮,处处可观,这个思维或许与霍克尼处理大场景的方法有近似的地方:既发挥了散点透视自由、开放的空间张力,也克服了中国画散点透视松散、单薄、扁平的积弊。在物象刻画上,丁健飞显然显示出了更大的雄心。在这一批新作中,高密度的物象细节,动荡的节奏变幻释放出强劲的冲击力,他笔下的云水,已经不是游仙隐逸的飘缈之物,而是飞花溅玉,“卷起千堆雪”的豪情的倾泻。


丁健飞一直在工细与写意、塑造与书写两极之间来回切换,但他的落脚点在书写。他的技法初看略似工笔的层层渲染,实则是笔笔中锋的书写,层层叠加。他使用松烟墨在皮纸上,由淡入浓,耐心地打持久战。他极其重视笔法的单元形态,处处留笔,笔笔相因,物象络绎连属,因势利导,结成一个宏大而整体的空间建构。他似乎有意摆脱传统笔墨的“齐一律”,下笔不虚,处处紧扣物象结构;同时,在明暗对比关系上,也摆脱了传统绘画简单、单调的阴阳反衬的惯常手法,极尽耐心地分析重色、阴影中所包含的实在的物象细节。这个努力或许是一种视觉雄心,使得他笔下的物象突破了传统绘画剪影、痕迹似的扁平感,而营造出了一个饱具信服力的存在空间,巧妙地以书写的语言实现了塑造。

丁健飞也是一个眼睛特别挑剔娇贵的人,他年纪轻轻时就出手收藏古代作品,这种素养自然而然的呈现在他的作品中,对作品的质料感、气质调性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但整饬不是光滑,他讨厌熟宣上光滑的晕染,也不喜欢净皮甜美的墨晕,他以松烟在皮纸上反复书写,沉浸于毛涩的摩擦感和斑驳的痕迹之中,以最朴素的材质,打磨出一种神秘的幽光,这是一种从古典的历史时光中浮泛出来的幽光,它必须经过缓慢的沉淀才能从纸面上蒸发出来。高华不是甜美,他迷醉于笔触突兀的起落节奏之中,物象充满跃动的力量感,即使微小的细节也蕴含着巨大的爆发力,在典正的教养感之中,又潜藏着一种狂狷之气——“中年浩气,流成苏海韩潮。”


跟丁健飞喝茶,弄泉闲对之际,猛然听到他吟诵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这样的句子,着实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大概在古诗文的趣向上,我俩的胃口差异又着实太大——我对勇武的最大审美尺度只能到“醉里挑灯看剑”。我们在一起,也聊画画,我,已经离开中国画圈子;而他,他对绘画居高临下,对传统不安份,身兼多能,偶露意气,亦足成观。书剑意气奠定了他的艺术底色,冷峻中透出张扬,凝重中又散发出灵秀,沉静中又透出一股狂野,极求本事而又不露声色。在丁健飞的云水中,我分明感受到他身上的那一股子侠儿气,那是由《白马篇》和《侠客行》诗句晕化出的乌托邦,他脑子里一直盛放着一个任性的江湖世界,霜毫倚天,截云断流,飞花舞雪。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