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作品到日常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谢柯老师那里,迎面撞见唐可、舒昊平常而亲切的画作,给我带来了暖意,在熟悉间陌生着,忽远忽近,让人回到“从前”,又仿佛在想象“之后”……!当绘画成为我们日常的话语。其间的“革命性”悄然发生着,它改变着我们和世界的关系和观看方式。和书写艺术史比较,他们更在意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当下的自我。他们在局部各自开展的艺术“实验”,尽管声音弱小,却有着温暖和生命的气息,向我们表达出艺术家眼中的日常之美。
无论是舒昊在日常记录表达生命的不确定,还是唐可用蔬菜、瓜果的形态,表达出“自然”的物像正在散发的善意,都是卑微且伟大、木讷而智慧的,显露出艺术家在探索我们和世界的不同位势和距离、情感的温度。
世界在他们的笔端,我们看到的是敦厚、憨态和狡黠的真实,充盈着单纯、善意、宽容和灵性,它让我们卸下坚硬的外壳和紧张的气息,使身心在可以调整的呼吸之间,重归弹性和韵律,作出友好的姿势,去向万物和解。
——张轶青
上一篇: “古蜀之光”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文物大展
下一篇: “墨色”杜成杰当代水墨作品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