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给你
德·库宁曾说过,“内容是对某物之一瞥,如刹那间之一遇,它微乎其微。”无论是基于图像的模式来思考艺术作品,或是基于声明的模式来思考艺术作品,我们头一个想到的仍是内容。尽管众多艺术门类中已发生的那些切切实实的变化似乎已使我们远离了那种艺术作品首要的是其内容的观点,但该观点仍起着非同小可的支配作用,一些艺术家意识到了这点,他们试图打破语言和阐释对于艺术的束缚——过去有安迪·沃霍尔将内容如此明显的展现,以至于不可被阐释,现在有卡斯滕·霍勒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基本上没有任何内容的艺术作品,不需要阐释,取而代之的是体验和感受。
的确,阐释会喧宾夺主的把内容置于比作品本身还显眼的位置,但这并不意味着阐释一无是处。好的阐释不是对内容的过分压榨,而是可以削弱内容让我们感受到作品本身,就像一颗参天大树,枝繁叶茂,当你触及,身旁的人低语,它是颗未死的种子。这次参展的四位作者,并不避讳人们对他们的作品进行阐释,无论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无论是正面情绪还是消极心态,他们在创作语言上毫不遮掩自己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他们所描绘的艺术概念和问题,其实就和这世界的复杂性一样——有美有丑,有简单有繁琐,有鲜花也有糟粕,就像一颗未死的种子,蕴含着无限的可能。
我们置身在一个无时无刻不被信息爆炸的图像和语言所笼罩着的世界,看画有画评,听歌有乐评,观影也有影评,这使我们渐渐疲于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和思考,我们感性体验中的那种敏锐感正在逐步丧失。如果要恢复这种感觉,我们就必须学会更多的看,更多的听,更多的去感受。所以我不再试图过多的阐释,而是把主动权交给你,愿你看到的不是作品的阐述,而是作品本身。
冯志兴
2019年5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