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风华”恒禾七尚&台湾当代艺术家李绍荣厦门首展

  • 展览时间:2019/05/26 — 2019/06/09723
  • 展览空间:恒禾七尚艺术空间
查看更多详情

台湾当代艺术家李绍荣5月恒禾七尚厦门首展——再现汉唐风华


自上世纪初,敦煌艺术文化引起中外瞩目,无数画家和能人匠士耗费百年时间,钻研临摹古代彩绘技巧,希望能重现千年前敦煌绘画艺术的风采。而李绍荣(Patrick Lee)却认为,诚实重现敦煌壁画形体、样貌的残缺,才能完整地表现敦煌所代表的汉唐文化和中国佛教精神。这即是李绍荣的创作魅力和与众不同所在。


李绍荣融汇古今 再现汉唐风华


东晋权臣桓玄问高僧慧远,要如何应对敌人?


慧远回答说:「愿你们彼此都能平平安安。」


如果能体悟出佛教精神中的「静与爱」,平安自然随之而来。


因为,由静能养、心、修、悟,有爱才能超脱怒、恨、忧。


Patrick lee李绍荣 2018最新创作《西方三圣 静与爱》,属于美术馆和博物馆级收藏品。来自西方的三位圣人,他们的名姓已经不可考证,但「静与爱」的神韵、精神,充满整个画面。


《西方三圣 静与爱》取材自敦煌彩绘壁画素材。


西汉汉武帝时,敦煌并入中原版图。佛教在西汉末年、东汉初年时由古印度经西域传入的中原,而敦煌成为西方高僧大德东进中原的第一站。敦煌的石窟壁画起始于东晋,公元366 年,乐尊和尚在三危山开凿了第一个洞窟-莫高窟。鼎盛于隋唐,挖掘近千石窟,有数万平方米的壁画,数千尊泥质彩塑,但接着开始衰落。直到20世纪初,才重新受到中外世人的重视。


敦煌石窟所蕴藏的汉唐文化及佛教艺术,有的随时间而风化、残破,有的则被人为破坏,或是被盗毁。李绍荣重现《西方三圣 静与爱》,原本是残破、缺损的画上,但在其拍照和远观时,却有着自然「修复」的完整性。重现一种「静与爱」、「平和与慈悲」,2000年来恒久、无法随时间磨灭的宗教精神和情怀。


这即是李绍荣用追求一种精神境界,他的作品在拍照时,都时常会有高光、立体和灵动效果。李绍荣认为:“艺术不只是呈现‘美’,而是要有其民族和文化认同感,以及归属感。当代华人艺术家,唯有如此才能把古今的‘精神’融合展现出来。”


李绍荣老师是当今在中国台湾最为国际化的当代艺术家,他的作品广受世界各地艺术藏家的收藏,近几年来,他的作品也在世界各大展会平台展出。他曾明确表达其创作作品的内在动力“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将亲自创作、表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作品,让中外人士喜欢与收藏,让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传遍世界。”


李老师参展经历:


2015米兰世博会国际艺术展唯一华人参展者


2015威尼斯艺术3年展


2018台北艺博会,10月下旬


2018上海艺博会,11月初


今年5月李绍荣老师将在厦门首展—— “再现汉唐风华”主题画展,于亚洲十大超级豪宅恒禾七尚艺术空间举办。


此次展览作品包括《西方三圣 静与爱》,以及取材自敦煌、龙门等石窟艺术素材《2018汉唐风华系列》。


这些隋唐时期的艺术作品,融合汉唐盛世文化、佛教信仰,其中的精品大多在近代被西方盗掠破坏。李绍荣的作品把多元时空元素,凝结、浓缩在简洁而静穆的画面当中。


李绍荣老师也是缝合历史画作,传达两岸和平艺术的画家。


《2009中国强系列》以毛泽东、蒋介石为题材的系列作品,受到欧美西方人士狂热追捧。一位艺术评论家表示,世界上以毛泽东为素材,比较成功的创作,能为欣赏者留下闭目回味的艺术家只有三位,除了安迪沃夫(美国)、陈丹青(大陆),另一位就是台湾的李绍荣Patrick Lee。


除此以外,此次画展还将展出4幅《星球系列》作品,以独特的艺术手法,简洁的构图,说它是太阳倒不如说是它是月亮,却似乎非常应景夏日带来凉意与宁静。


李绍荣老师简介


1948年出生于中国台湾高雄,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从小他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兴趣,最初的绘画是以树枝或木棍在泥土上不断的练习。家庭没有财力让李绍荣去学习正规专业的绘画技巧,在大学时,他才有机会将生活费节省下来,购买油画材料。


大学主修会计,李绍荣后来成为一位成功的商人,可是对艺术的喜爱始终没有放弃,绘画一直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中年过后,李绍荣越来越投入儿时就向往的艺术生涯,最终成为一名职业画家。


李绍荣擅长的绘画技巧有多媒材、丝网和当代绘画,艺术特色则为,以当代艺术手法和他特有的视角,呈现出中国文化、历史和人物,古今融汇的精神和时代掠影。


李绍荣的画作深受欧美人士喜爱,并广为收藏。从欧美的艺术爱好者到知名品牌业者,还有不少世界500大企业的高级主管,都是他画作的喜爱和收藏者。例如汽车业奔驰、法拉利,精品业LV、Dior,Nike、Intel,麦格理银行等,不胜枚举。


他用追求一种精神境界,他的作品在拍照时,都时常会有高光、立体和灵动效果。李绍荣认为:“艺术不只是呈现‘美’,而是要有其民族和文化认同感,以及归属感。当代华人艺术家,唯有如此才能把古今的‘精神’融合展现出来。”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