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来心痒,来了手痒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有意无意地闯进了地处广西中部融水县的元宝山。元宝山很高,但是很普通,当我走到小桑村青山寨时,我却被震撼、被吸引了,一大堆巨石耸立在那儿,是从天而降?还是地下冒出?它既不是从山顶滚下的泥石流,也不是丹霞地貌,还不是喀斯特地貌,而是重达百吨的花岗岩。巨石上建有由当地的苗族人民以木、竹修建的寨子。寨子用的全是榫卯结构,没有一颗铁钉,看起来古朴、美丽。我忍不住一口气从早上画到天黑才想起去找饭吃,找地方住。
人生如白驹过隙,三十余年的时光过去了,不知不觉我到过这个地方已有四十多次,写生作品的数量不上千幅,也有数百。
本人自小在漓江地区生活了三十年,1980年考上研究生后随导师走遍三山五岳,历经美景无数,最后我才把写生基地定在了元宝山。又经过多年熬炼,绘画风格基本形成个人风格面貌。数年来,我带着学生去写生,元宝山的名声渐扩。到了二十一世纪,广西艺术学院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我带着研究生、在职研究生、高研班研究生赴元宝山写生,可谓收获颇丰、成效颇大、人才颇多。元宝山对广西美术的贡献不可谓不大。
人生短暂,选择事业须得当,实现事业的道路方法须得当。选择了美术为事业,选择了山水画为专业,选择了元宝山为写生基地,就必须爱此地山、此地水、此地人及与其相关的一切,梦绕魂牵,而达“不来心痒,来了手痒”境界,自有佳作出现!
2018.5.29
为第11回“格物致知”教学展写
黄格胜
上一篇: “画痨”2018联展
下一篇: “延伸的图景”新媒体艺术系2014级毕业展
最新展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