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工笔画展

  • 展览时间:2018/05/18 — 2018/05/271095
  • 展览空间:昆明市博物馆
查看更多详情

关于杨丽萍工笔花鸟创作的几句话


汤海涛


(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 云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读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工致苏门:杨丽萍中国画作品集》看到的不仅仅是杨丽萍的作品,看到的是她为之痴迷为之付出的过程。如果这本画册是个阶段性成果,可以说“天道酬勤”此言不虚!杨丽萍不是一个凭天赋而出色的画家,她是一位凭努力而出色的画家。


杨丽萍善于学习,早年师从云南著名工笔花鸟画家肖溶,学到的是肖溶师法造化、对面写生的朴质;其后,作为著名军旅画家钟开天的助手,完成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大厅以及人民大会堂常委会议厅大型壁画,学到的是钟开天纵横捭阖、经营安排的大气;现下,赴北京在中国著名工笔画家苏百钧门下求学,与来自全国的工笔花鸟画家一起,切磋砥砺,杨丽萍学到的是苏百钧老师的宏约工致、雅兴逸致的精致。


真正的热爱,不仅仅是热爱花开的繁盛,而是热爱一花一草的自在生长。杨丽萍自言:看到生长的植物,就有发自内心的欢喜。所以,杨丽萍的创作,没有矫饰,没有刻意,一丛盛开的花就足够。读很多美轮美奂的作品,内心却空落落的。读杨丽萍的作品,能够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满足。


云南不少植物,不入画,难入画。杨丽萍满心欢喜地画着,想必没有考虑太多功利的问题。


袁晓岑、王晋元、朗森等老一辈画家对花鸟画创作地域化转换,到孙建东、张志平、杨卫民等中坚力量的继承和发展,再到现下年轻一辈的多样化拓展,是云南花鸟画创作的希望所在。认识杨丽萍足够久,希望她能够以自己的坚韧,以自己的努力,为云南花鸟画创作做出自己的贡献。我知道,她可以!


五月的鲜花,开满春城。春城,昆明市博物馆,迎来了以花为主题的“一花一世界”杨丽萍工笔画展。一百余件作品,多系作者近年创作的具代表性的新作。


花,是美的象征,花,充满青春气息,感受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从这意义上讲,美,就是一种生命。艺术创造美,是对生命的讴歌。


杨丽萍的工笔花鸟画,清新恬淡、典雅逸静,给人带入一种纯静诗化的世界。她的作品,意境幽远而空灵,但手法又极其写实,造型准确、一丝不苟、精细入微;画面极其丰富,整体又很单纯;作品秉承宋画,但有现代气息;超越自然又贴近自然。杨丽萍把生活中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观众,但也画秋葵、残荷。花的凋落是为奉献果实,所谓春华秋实,更增添了作品的思想深度。周而复始,这,就是意境。


艺术是一种表达,是艺术家个人心灵的自我外化。作者通过工笔花鸟画,追求真、善、美,是对谎言、伪善、欺诈、钻营,假、丑、恶的鞭笞。杨丽萍的作品充满真情实感,无矫饰、不刻意,她把生活中一次次的跌宕起伏,自己对人生的理解、感悟和追求,化作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杨丽萍早年拜云南著名工笔花鸟画家肖溶为师,学其传统;近年两次负笈北上,师从中央美院著名工笔画家苏百钧教授,得其真传,对苏的“宏约工致,雅兴逸致”风格心领神会。两次作为我的助手,完成云南省府大厅、北京人民大会堂常委会议厅大型壁画的制作,进入国家最高殿堂。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美展,省、市画展并获过奖。


杨丽萍不求闻达、荡除名利、心无旁骛、锲而不舍,在自己工笔画,“花”的世界里,默默耕耘数十载,孜孜以求、苦苦修行,进入虔诚忘我的境界。她尊重传统,折中西而融古今,为花传情达意,在人品画品上下功夫,修得作品气格高雅,人的灵魂干净。杨丽萍正值茂年,寄希望她,在中国工笔花鸟画领域,开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