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宋秦晋写生作品展

  • 展览时间:2018/05/05 — 2018/06/05824
  • 展览空间:瓷玉轩画廊
查看更多详情

宋秦晋

西安美术学院毕业。现居北京,职业画家。


作品画册出版有《宋秦晋奇花异草写生》、《陌上花开》宋秦晋中国新水墨花鸟画、《陌上寻香》宋秦晋新水墨花卉、《陌上看花》宋秦晋新水墨花卉、《陌上》宋秦晋写生作品等。


作品在《东方艺术》、《中国书画》、《收藏》、《品逸》、《书画研究》、《美术报》、《美术研究》、《荣宝斋》、《艺术市场》、《当代中国画》、《中国艺术》、《树艺》、《艺术派》等刊物上发表介绍。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点滴淡墨之间,纸张浸透,万物也随之温柔紫薇花随风摇曳,海棠花垂首低笑不胜凉风般娇羞一抬首仿佛瞥见千年之前依傍在轿窗上,悠游于山间的吴越王妃应是归期,朝露沾衣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叮咛之下,舒眉一笑,绚烂了一路芬芳一如那个陌上寻香的女子。

——宋秦晋


草长莺飞,晨雾微泛。湖上星星点点,一旁的小径,阳光穿透树叶洒向路边的野花,略带湿润的花瓣,在微风中静自开放。这是宋秦晋笔下的景色,她在充满淡淡花香的园径里,驻足观赏,试图捕捉小花园里的每个片刻。


作为女画家,她的画面干净通透,虽专注于描绘花卉却并不媚俗,她没有选择姹紫嫣红的牡丹芍药,也没有放眼人们常爱的春桃、夏荷、秋菊、冬梅,她擅长婆婆纳、红虾衣、红纸扇、醉蝶等花种,那是一种鲜有人知,渺小平凡常被忽视的美好,但宋秦晋却从野逸中发现了她们的美。


人常言“画如其人”,宋秦晋也是温柔淡雅之人,不骄不媚,不争不艳。她喜欢写生,用自己的双眼感受自然,体会被花草和环境所包围带来的全面感受,再将感受融于作品之中。她说“野花亦能有大美”,这不仅说明她有着善于发现美感知美的眼睛,也体现出其人淡泊的心境。宋秦晋曾在家纺设计领域有过一定的经验和成就,却为了艺术创作甘愿放弃已有的收获重回学校进修,而后轻装上阵地从头来过,这不失为一种人生智慧,也是很多人难以做到的。


相较于气势宏大的山水画,花鸟小品显得尤为贴近生活。看似细枝末节的琐碎,其实更靠近生活的本质。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花叶在处理起来需要更为细致的观察和表达功力,精细的落脚点不能靠概括,技巧过多又易显匠气,设色太浓太淡都会影响画面格调,把握好整体的平衡离不开刻苦的练习和过人的天赋,也离不开对生活的热爱和细心观察。读宋秦晋的作品就如同在林间漫步,诗情画意自在其中,不需要无可奈何地感伤落红,也不用等待燕子归来,只消享受时光独自徘徊。


——杨维民


秦晋吸收了很多前人的优长之处,并且在没骨画创作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她用颜色非常自然、清新,用色有她的独到之处。我认为她在没骨画方面的探索


对当代没骨画发展往前推动了一些距离,不管她推动了多少,只要不是原地踏步都是非常值得赞赏的。


——老圃


宋秦晋的画格调淡雅,在平淡中见清新。她通过大自然中的一花一草,以精微致广大,使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尤其在自然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的当下,秦晋把“一花一世界,一草一乾坤”带到我们面前,从而提示了人和自然、人和生态之间的关系。


从绘画角度来讲,清新淡雅一路是中国画中很重要的风格。事实上,越是淡雅的东西越是难画,秦晋的没骨花卉淡中有层次,淡中蕴丰富,淡中见广大。她的画融合了很多绘画方法,不仅吸收了传统的没骨花卉的画法、水墨画的技法,同时也借鉴了一些西方的绘画方法,可以说这是一种经过改良的当代没骨画法。


——李一


毫无疑问,我知道她不是三毛,她不过是长得像她而已。她真的有点像她,热情如火,安静如水。水火不相容吗?不是的,宋秦晋给我这样的感觉。我觉得,通过画画,她也表现出了自己的这个特点。秦晋的画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生活的美好。


现在我了解了,这不仅是她的向往,也是她的现实。画里的她因为真实而使得她的画具备了动人的基础,那些干净的笔迹、明丽的色彩、精准的形象、简洁的布局,还有娟秀的行楷和沉静的印文,无不是她这个人的展现,因为她用心了,她用心地选择了她所投入的那个世界。


——子仁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