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言
文/徐惠泉
何谓园境?
园境即画境,画境即心境。
佛家有六境之说:“色、声、香、味、触、法六者”,它们是六根作用时不可少的境界,即“眼观色,耳听声,鼻嗅香,舌品味,身有触,法即意,意即所思所念”,总之六境包含了一切可认识的对象,所谓的六境大都由真空实相上幻化出来的虚妄语,即本来并非实有,一切如水中月,雾中花。谢士强的园林作品大都是臆想之境,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相对应的真实场景,其园林作品并非现实之园,而是心中之园。意造境生,使其“园性即我性,园情即我情”他将自己的园林作品根植于真实的山林气象之中,从而多了一份逸气,多了一份天然。其作品更多的融入了自己的感情,虽有时直面自然,但又不为自然所囿,其酣畅淋漓的笔墨,心思缜密的经营,无不透露出画家对园林、对笔墨独特的体悟,对景造意,意到情适,写园之意,不取华饰。
五代荆浩云:“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輕”,观谢士强近几年的作品,其画风恰恰体现了这种独特的审美情趣。他所创作的园林作品大都淡去色相而得色之灿烂,画面虽不设一色,但五彩皆备。其作品有一种“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寂寞萧疏之境,而这种境界也正是历代文人追求的一种无上境界,同时也是禅家崇奉的境界,在孤寂的世界中,才会有真正的生机勃发。一个无声的空灵世界,一个淡去色相静穆的世界,“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笔法幽微,似幻似真,浓淡渲染,干笔皴擦,繁华落尽,一派萧疏寂寞之境。反观众多从艺之人,在面对自然界时,仅仅停留在色相之上,但其结果却恰恰失去了对自然界的那份真意。佛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可能是对此最好的阐释。
园林有“芥子须弥” 、“壶中天地”之说,中国画向来讲究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谢士强坚持水墨园林创作,不以奇技去惑人,一直本着大朴不雕的心态去笃定自己的艺术追求,虔敬平易,古意含蓄,对园林意境的追求近乎苛刻。对“境”的理解,我相信他深谙“园境即画境,画境即心境”的内涵。
(作者系:江苏省美术馆馆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苏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