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装雅韵——吉林省博物院藏清代满族服饰展

  • 展览时间:2025/05/31 — 2025/08/316
  • 展览空间:天津博物馆5楼7号厅
查看更多详情

清初,满族在长期骑射生活中形成的旗袍、马褂、箭袖、旗鞋等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特色的服饰文化元素,并成为清代满族服饰发展的“蓝本”。尽管其服饰的演变过程中也吸收了汉族服饰的某些特点,但在清代服饰的发展中,仍没有离开过满式衣冠的结构和风格。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清代满族服饰,对我国服饰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为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发展的又一繁荣时期的代表,清代服饰在款式、品种和衣着特点上都对我国近现代服饰文化的演变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服饰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旗装雅韵——吉林省博物院藏清代满族服饰展”于5月31日亮相天津博物馆,展览将展出98套珍贵的清代文物,其中包括二级文物2套、三级文物28套,全方位展现清代服饰的多样风格及其对中国服饰文化史的重要影响。


展览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品秩有序的官服”,展示了清代官员的服饰制度与等级标识;第二部分为“异彩纷呈的民服”,呈现了民间服饰的丰富多样;第三部分为“琳琅满目的佩饰”,展现了清代饰品的精美工艺与独特风格;第四部分为“八旗甲胄”,反映了清代军事服饰的威严。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展览将展出阿勒楚喀副都统家族的传世服饰,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副都统是清代将军之下的重要武官,为正二品。阿勒楚喀副都统是在吉林将军之下于阿勒楚喀城设立的副都统官职,驻防和管理拉林河、穆棱河、蚂蚁河流域的八旗事务,为一方高官。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