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李学伟书画篆刻展

  • 展览时间:2018/03/16 — 2018/03/231689
  • 展览空间:沈阳日报美术馆
查看更多详情

圆梦京华——李学伟的艺术生活


环境造就人,这话一点儿不错。学伟虽生在沈阳,长在沈阳,学习也是在沈阳,但是成就他艺术的却是北京。北京造就了学伟的艺术,并给予他充实的艺术生活,尽管他一直对沈阳依依不舍。


学伟是上世纪末到北京的。我们的相识缘于“第六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活动。当时他在《中囯书法》杂志社工作,展览活动是由《中国书法》主办的,一些工作自然少不了他,所以我们之间有了很多交流的机会。说起来,学伟也是当时辽宁书法篆刻界的老人儿了。在那之前,学伟以篆刻为主,在辽宁以及北方地区影响很大,在沈阳还带了不少学篆刻的学生,其中不乏一些活跃在当下的名家。到了北京之后,学伟的艺术才华得到了全面的展现。


在北京先是做杂志编辑,这对学伟来说是全新的开始,不仅需要良好的专业素养,更要有极强的业务能力。但是,学伟很快就适应了环境的考验。后来他又去学习深造,成功转身为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名人,之后一直活跃于中国文化艺术界。当然,这些都是艺术之外的事情,好像与他的艺术修养无关。其实不然,正是由于学伟的艺术修养才有了他今天的一切。


学伟到北京后,篆刻风格有所变化,路子宽了,印风全面提升,无论精细铁线,还是写意古玺风格都令人耳目一新,变得更大气、更淳厚、更古朴、更雅致,明显与地方之气拉开了距离。至于刀法运用、细微处技巧等专业元素我不是十分清楚,因为我在这方面算是外行,虽然偶尔弄弄刀但只是表面活计而已,“术业有专攻”,在此不能深谈。


书法方面,我认为学伟的成就不比篆刻差,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是在识篆和书写上可以说是同行里的高手之一,绝不会出现有些“大名家”笔下经常出现错字的笑话。他的小篆古雅闲静,不作“抒豪情”之态,“内掖法”用笔元气内含,从容不迫,温文尔雅。当下书法界浮华书风盛行,能够保持这种书写状态是十分难得的,这是我由衷的赞许。


至于山水画就更能看出学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修养了。毕竟他在运营中国书画市场的多年经验积累、在书画鉴定方面的研究,以及在全国的广泛影响,使其在心里上、情感中对中国传统的经典有着深刻的自信心和认同意识,视野上远比同时代画家高出很多。学伟的山水画主要取法所谓“南派”画风,注重笔墨,讲究水气,画面与他的篆刻、书法一样,不刻意追求险绝之势,平淡天真,十分具有文人气息,有内涵、有意境,既保持传统文人画的韵致,又有今人的审美情趣,与时下最流行的傻、大、黑、粗画风形成了鲜明对比。还是那句话,雅俗共赏。


总的来看,学伟是文化人。虽然一身艺术气息,又下过海、经过商,但骨子里还是十足的中国文人情怀,生活中所体现的更是十足的人文精神。


(张世刚,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