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自身为物所穿越,并让精神寄居于物中──艺术家践行著一种神奇的视觉理论;于此,绘画者让出了他的视看,使其目光成了贯通自我与存在的通道,令贯穿万物的内在联繫一一显现。
──现象学家 莫里斯.梅洛庞蒂( Maurice Merleau-Ponty ),《眼与心》
于佛理联结认知心理学、量子物理的哲学式缠结论述,是探究蒋友梅艺术核心最简单同时最为崎岖的感知路径;「心色不二」为核心艺术语彙,蒋友梅将个人念想依物性原质交融转呈──浸染油彩的身体仪式转译为诗意动人的时空叙事,于绘画中辐射哲思光谱谐振色彩感知,引领观者跨越意识与物质宇宙边界,勾勒出与世存有的超验感知阅读。
「色心不二门,一念三千」的佛学禅思;知觉现象学派所论述的身、心、世界互文关系,在在同质异述地完备了意识感知与物质宇宙相生共立的认知哲学。而一切物性现象:色域光谱、声响音调以至原子组成,进入量子维度均可解读为能量振动显化的结果──振动频率的变化与同步,便成为影响五感觉知,从而改变意识宇宙的玄妙法门。古印度瑜伽术以及藏传佛教中脉轮(梵文「chakra」)开发更将共振原理导向身心觉知的哲思;七色主脉轮──红、橙、黄、绿、蓝、靛、紫──由人体不同生理系统的能量状态对应心灵认知,藉肉身的锻鍊统合声音共振、色彩感知,于吐纳冥想间联贯自我心灵阅读,以期达到「天人合一」的身心平衡。
洞悉宇宙万物与肉身知觉的键结,著眼意识原形及物质世界的空性视角;蒋友梅将「心色不二」的哲思体现于艺术语彙每个环节;本次展览核心「共振」 (Vibration) 系列便是一场将意识原形转印于油彩原质的觉知行旅;蒋友梅收集象徵人身我执的髮丝,与尘土调和混搅油彩色料之中,以手代笔,于默诵《心经》的同时书写其260字梵书经文,期间反覆摧毁再书,最终于深邃绚丽的油彩肌理间留下恍若风化经文残迹──生灭灭己般的自我迴返,彷彿一方画布上显像的时间叠加态,将不再的存有镌刻曾在时空,于意识水面划出心色一极的幽微诗意。用色过程中,原质色域引导著蒋友梅感官觉知,自动书写般地陈述知觉与意识的互文关系;模糊的主、客体意识边界,让画面原色于观者阅读间解构色彩共感,对应七色脉轮浸染的不同心灵状态,撩拨观者身心连动的知觉谐振,于与宇宙般的静谧维度,凝鍊一道道色光潋灧的心识之门。
纸本水彩系列「初音」(The Sound of Emptiness),则揭示一个个微尘中的大千宇宙──澹雅清透的晕染彩墨,浓淡间似是原初宇宙的飘渺虹霓;细笔交织如同大脑内错杂的神经元网路,又似星系间的银河键链;彷彿在全息宇宙的形上奥秘中,印证「一念三千」的意识离合。
从无到有,自有归无──在这些看似有如原地踱步的迴圈中,蒋友梅收束梳理著所有莫可名状的生命经验;将一切念想观照同知觉交融,感知突触延伸予物质宇宙共振,转译为通达观者感知的心色之扉;一如「空行舞」 (Sky Dance)系列作品中,那蘸满颜料后直接踏印金彩纸面上的斑斓足迹,呼应著蒋友梅诗集收录的一阙短诗《曾经你的脚步》:
“ 赤足的你 脚迹是金的 脚掌却是血渍斑斑
疮口就是癒合了 还是疮口
你的血 也是大地的血 乾了还是血
他们说 有一天 你的血 会变成金光 来无影 去无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