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个人人无论精神抑或物质都充斥着个人主义的价值追求与享乐主义的欲望放逐之年代。艺术家同样毫无例外。他们不停游走在苦行僧式的创作“享乐”或是试图逃离纯粹虚无与自由之边界。艺术家是这个时代自由的群体象征,他们渴望极端的自由状态同时也最为清楚自由的内里便是虚无的深渊。艺术创作之于艺术家来说则是幻化成精神寄托的菲勒斯,他们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将现实中所有的不可言说的身心经验、不能自已的愤怒与快乐、无法诉诸的欲望尽情贯入作品,而这些物化过的精神标本则带给观众同样的浸入式体验和对我们现实生活的种种考量。
这次展览邀请的七位艺术家,或理性、或疯狂、或冷静、或执着,或戏谑,他们的作品同样都具有内在的爆发性,而我们在其作品和工作方式中亦对他们庞大的精神世界可见一斑。从这次展览的参展作品中,我们或许可以强烈感受邓箭今作品中喷薄而出的欲望与禁锢;李明昌将其工作方式解读为“劳作”而在其画面中不断产生的冲突与消融;彭杜作品中对于私密与权力的隐喻;而林耿森近乎歇斯底里的创作方式更无疑充满着快感的宣泄。
另外几个艺术家的作品中更多的是对于逃离虚无的强烈渴望而却无力逃脱的深刻矛盾。车健全的作品试图将时间和记忆进行某种程度上的抽取和重述,却毫无疑问的消解了时间的意义;王磊沉迷于碎片式的精神享受,企图构建出“真实”的梦境,而梦境的“构建”本身就意味着崩塌;黄颖以尽力理性的方式用图像和符号去“消费”现实而最终却为现实所消费。
这七个艺术家都各自以不同的方式通过极致“享乐”的创作状态以逃离现实的虚无,而另一方面,对他们作品的解读和(享乐的)体验或许也能成为我们逃脱被物质世界的虚无漩涡所卷入的救生圈。
上一篇: 八月如歌--陈明旅法作品展
下一篇: “见微集”张见作品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