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老,潮汕文艺界的一面旗帜
曾松龄
提起望老,我不由想起我的年轻时代,我和望老曾经共事的十年。
这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共和国刚从文革的噩梦里醒来,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正摸索着走向改革开放的路径,百废待兴。我随着望老在汕头地区文联任职,我们一起筹办展览,一起下乡指导基层美术创作,一起研究服务中心工作创作任务,一起接待国内各地著名画家来汕采风,一起想方设法为解救身在乡下改造的老艺术家,一起为刚刚解放的老一辈艺术家解决生活创作困难等。这是为汕头美术事业尽心尽力的十年,这是充满艰辛和愉快的十年。
望老对高官往来无受宠惊之态,对农民作者来访一样热茶恳谈。他是同辈同事的好友,晚辈后学的良师。他的人品和他的作品,一样广受社会、群众的称赞和喜爱。他是我敬重的美术界长者。
望老一生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活动,始终和社会进步和人民的渴求相一致。他坚持文艺“源于生活”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坚持文艺为人民的方向,他在版面和国画创作的艺术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在世纪之交,商品经济渗透了社会各个领域,艺术市场空前繁荣,而艺术异常苍白空虚。艺术家迎合市场,争取为市场、货币所认可。而望老从不为“新潮”所惑,依旧不善应酬交际,埋头作画读书思考。习近平同志在前年十月文艺座谈会上重申文艺两为方向,强调人民生活是文艺创作源头活水。指出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铜臭气。对我们深有现实教育意义。而望老的一生所作所为就是我们的楷模。他是潮汕文艺界的一面旗帜。
欣闻汕头市文创协会主办了陈望国画作品观摩展,我深感高兴和欣慰。望老的国画艺术成就,观众自能一目了然,受到启迪教育;欣慰的是我们的文艺界仍然怀念望老;望老的人品、作品将为汕头的文艺事业永久地提供正能量。(作者: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陈望,广东揭西县人,1922年生。中学时代开始木刻创作。上世纪40年代于广西省立艺师学画,同时参加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1945年春往重庆,进行以民主为内容的版画创作活动。翌年往泰国,在《曼谷商报》任美编。创作版画反映中泰人民生活。解放前夕回潮汕,一直在潮汕地区文学界担任领导职务。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出版《陈望木刻选集》、《陈望国画集》、《陈望版画五十年》、《陈望国画写生集》等。作品在台湾《美术家》、香港《美术家》、《中国现代版画史》上介绍。1956年作的木刻《农民诵诗》获国家文化部纪念章。1991年获中国美协、中国版协颁发“中国新兴版画贡献奖”。
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曾任潮汕版画会名誉会长、汕头市文联名誉主席、汕头画院名誉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