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序
陶喜宝
历时半载,筹谋数月,金山意库·轻艺术空间终于在年终岁尾吐故纳新之际,正式开启它让艺术回归大众,让艺术影响生活的“轻艺术”力量。开幕首展我们以“憩”为主题,一来切合年终诸事尘埃落定可稍作休憩之意;二来切合本次展出作品均需要人向内观心,厘清纷扰之意。
本次开幕展,我们展出了80后青年艺术家何家明的油画作品和水墨作品共47幅。这些作品大部分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有关,或直接化用其中字句命名作品,或以无数线条包裹整首《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或者层层叠叠的网状线条本身就是一首“无字心经”。众所周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教大乘教典中最简短奥妙的修心通智佛经,历来被人抄颂,希冀借此求得身心平静,感受安宁。但何家明并非虔诚佛教徒,他的创作也不只是对《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面化的解构和挪用,而是借助这修心通智之语为介质,来探寻人与生命、自我与世界之间更为隐秘深层的关系。
得益于内敛多思的性格;对哲学、诗歌和书法的爱好;以及特立独行的生活使然,艺术家的作品内核呈现出丰富的特性:无法捉摸的神秘、深刻厚重的思考,欲说还休的诗意。即便我们无从知晓艺术家更多真实的生活状态,也能强烈感受到这些绘画作品是他本身某种生活投射的影子,也是他心灵内向过程产生的产物。简言之:何家明是一名不断在冲破自我思想枷锁的艺术“苦行者”。
何家明喜欢的绘画艺术家罗斯科曾说过:“我相信一幅画只能单独和一个不同寻常的人直接交流。那个人恰好和那幅画,那个画家处于一个频道。”如果你与这些作品恰好也处于一个频道,我们相信,你观看他绘画的过程,也是在不断尝试脱掉这些层层叠叠的社会性的、观念性的、自我的“衣服”,解开这些束缚你内心网状性的“镣铐”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