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铸书魂”诗人洛夫书法回顾展

  • 展览时间:2016/11/12 — 2016/11/14837
  • 展览空间:雅昌艺术馆
查看更多详情

诗情铸书魂


新华社温哥华分社社长江亚平


在中国文学界,洛夫先生是个绕不过的人物。他在诗坛辛勤耕耘50多载,著作等身,成就斐然,自成一家,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并收入各大诗选。他也曾因长诗《漂木》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被誉为诗坛泰斗,亦有“一代诗魔”之称,是中国当代诗坛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


然而,洛夫先生在诗歌创作之外,还迷恋书法艺术,经过30多年的刻苦练习,早已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不仅长于魏碑汉隶,行草更是灵动萧散,境界高远,充满书卷气。


因为喜欢洛夫书法的缘故,最近笔者特地登门拜访,就书法艺术方面的一些问题请教洛夫先生。洛夫在他位于温哥华列治文的一栋幽静的住宅内热情地接待了笔者。推开大门,洛夫亲自书写的“雪楼”匾额便映入眼帘。


洛夫始终认为艺术是相通的,而他追求的是“诗歌与书法艺术两元合一的整体世界”。他还把书法比喻为舞蹈,通过千姿百态的造型来表达作者的心境和情感。“字的意义仅止于符号,而书法则是引起美感、供人欣赏的艺术。”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好的书法家呢?洛夫说,书法要想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除了大量临帖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外,首先要做到心诚和心静,不能用书法艺术作为赚钱的手段和目的。书法不仅仅是一种技巧,也是很优雅和高贵的艺术,是一种人文情怀的表达。此外,诗歌和书法都是很孤独的事情,是内心情感的抒发,很难用金钱衡量。


其次,书法的艺术除了表现技巧以外,文化修养也很重要,书法毕竟是表现中国文化与人文精神的一种美感形式。“我的体会就是多读书,多学知识,增加你的文化素养。技巧容易学,十年八年就可以成为书法家,但这是虚的,只是会写字而已,看不出它与中国文化的内在关系,不仅西方人,连中国人一眼看去就知道俗不可耐。有大气者必有底气,这底气来自哪里?就来自你的文化血脉传承和你的修养厚度。没有丰厚的文学素养做底气,写出来的书法一定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


当问他最欣赏哪位古代书法家时,他说个人比较喜欢怀素的书法,认为那是真正的艺术创造,所谓散淡中见筋骨,随意中见匠心。他也曾对怀素的草书下过一番功夫,经常思考和临摹。怀素的书法既是古老的也是现代的,因为现在看起来依然很美,这就是现代性,能穿越时空,成为永恒。


有人曾说,洛夫的出现是中国现代诗的一大幸运。其实对中国书法界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