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信号 -- 李二男个展

  • 展览时间:2016/09/10 — 2016/10/101077
  • 展览空间:白盒子艺术馆
查看更多详情

李二男(LEE LEE NAM)自称新媒体艺术家。在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新媒体艺术的范畴只限于利用电脑创作作品。在电脑的系统里,所有的信息都被分开为两种符号并由数字信号为编程的算法操作。新媒体艺术利用这种电脑的特点,把屏幕、各种装备和看客、空间与环境都连接起来,使它们互动以创造新的意义。观众利用电脑技术与它打造的环境进行沟通,它们就这样被赋予新的诠释,这就是新媒体艺术。目前,新媒体艺术的手段不仅限于电脑,而在试图引进更多的媒体——尤其是大众媒体,逐渐在扩展范围。


众所周知,艺术家白南准(Nam June Paik)是新媒体艺术领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是首次使用电视来扩大媒体艺术领域的人。他在1963年,在帕纳斯画廊(Parnass Gallery in Wuppertal)举办了第一次个展《音乐的展览:电子电视(Exposition Of Music : Electronic Television) 》。用13台电视机完成的作品《参与电视(Participation TV)》就在该展览亮相。它就是操作电视机的内部电路,使播出的影像变得扭曲,可视为他的第一个媒体艺术作品。


白南准要是首次把电视融入到媒体艺术中的先驱者,李二男是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维融入到媒体艺术之中的艺术家,而且更扩大了媒体艺术的领域范围。关于媒体艺术,普遍的说法比较简单;大多数人认为媒体艺术作为通过技术手段迎合大众的审美口味与情感,并通过对各种媒介的使用创建一件艺术品,但这种技术化倾向,只是当代媒体艺术作品特征的一部分。当代媒体艺术包含着更丰富的内涵。这在李二男作品世界中会发现。他在第五十六届威尼斯双年展举办的特展《个人的结构Personal Structures》展出了《成为光,Becomes Light》。该作品给人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它被装置在较小的空间内,充满隐喻和象征,也代表空间本身。最引人夺目的是装置在中间的电视和水池。电视慢慢地往水里降落,再往上上升,仿佛展现出被困在框架的人类或者现代社会;被困着在固定观念的坚固的体系里;被贪婪沾染的人类的自画像。与此同时,将正在通电的电视机打破坚固的界限,向对自己最致命的水里降落,给我们带来了很深刻的启示。电视的生死与以上升为代表的复苏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们。


李二男经常说他最想继承白南准的艺术精神,最想接近于白南准的艺术世界。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在他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里(needs hierarchy theory)提到了人类5个层次的需求。他说人类拥有的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5类,其中第一层次是生理上的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第二层次是安全上的需要(safety needs),第三层次是情感和归属需要(social needs),第四层次和第五层次分别有尊敬的需要(esteem needs)和自我实现的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s)。李二男就像人类5层次需求理论提到的那样,不仅作为榜样尊敬白南准并希望能够继承他,进而为了超越白南准进一步发展并克服自己的界限,而且实现自己不断的努力。


该展览的主题为《光的信号》。信号在词典上被界定为一种符号;利用包括电、磁和光在内的物理现象,可以收发信息并积累信息。不过信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也被多样地使用。小小的动作、视线和简单的声音也会成为沟通的手段。艺术家就关注了这一点。他利用媒体艺术的形式,把视觉能源的光加以数字形象化做成了一种信号,将东方与西方在文化与历史领域能够交流更多样的内容。然而,李二男自己通过这种处理方式变成一种信号与看客试图建立沟通。这种方式给数字予以更创新的概念,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而是创造新的意义的积极的角色。数字信号就这样成为被吸收沟通的一部分。


--李章旭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