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标•水色——范文道个展”以一组“坐标系列”作品为主,辅以“水色系列”、“印象系列”,较为完整地呈现了2013年来范文道的创作脉络。其中,“坐标系列”为最新作品,画面延续了画家一贯以来的城市风景题材,有所不同的是:画幅中带有城市地图的略影,似乎暗示了范文道历经“符号结构”探索之后对“画面营造”的回归。表面上,“坐标”的回归,是画家对传统艺术“意境再生”的反向努力。实际上,它也构成一种对待当代艺术新的态度:放弃程式化的意义表述,转向画面自身的感官温度和地域联想,并因此重新定位绘画、人与地域的关系。或许,这正是“坐标”隐含的“定位”一词的内在隐喻。
数学上坐标的实质是有序数对,平面概念则用来表示某个点的绝对位置,然而地理学上定义的坐标,是由经线和纬线构成的经纬网为基础的,更多的是呈现一个定位的形式,日常生活上的定位多是在地图上完成的,上升到哲学和社会学层面,定位的引申义则会无限的放大,显然是一个可以阔论的词语,也是一个有机的绘画命题。对谷歌的缩微地图机械呈现的接触正是范文道这一系列作品的创作灵感的最初来源,反过来范文道作品的图式则又是对城市地图的抽象化的表达。自然中的定位和地图的关系与绘画中的画笔和画面的关系极为相似,画笔的移动、游走、矫正、往复、停留正是其内在联系的直接表现形式,也是绘画中的人与画面的发生连接关系的运转纽带,例比化到地图的自然中,不就是人对自然的改造关系吗?甚至可能还要来得更直观和更迅速。从这个引申义的角度去审视范文道绘画“坐标”这一系列的作品,你会发现一个新的水墨绘画呈现,当然也会重新开始“定位”。
跟随观者的目光延伸到“坐标”里的事物,你会发现范文道的绘画创作是有其脉络的,甚至是一种递进关系的脉络。“印象系列”和“水色系列”直观的形式感,是范文道前些年的创作的历程中两个比较重要的风格,是其绘画本体的功力的具体体现,“印象系列”注重构图、色彩的表现以及符号的运用;“水色系列”则注重局部、形体的变形以及绘画的肌理。范文道对绘画的理解和创作的延续与其法国的留学经历息息相关,异同于的对传统的简单延续,更多带入自己的思考,以及多方位的尝试。
不管是“坐标系列”还是“水色系列”以及“印象系列”,在范文道众多不同阶段的艺术创作,呈现出其艺术探索方向的差异与变化,但无一例外都带着范文道极具辨识性的气质与温度——宛转悠扬。日常生活的印象里看似不起眼的东西最能在她画里泛起色彩波澜的观感,正如其自言:“想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想法改变水墨已有的程式,不想重复传统的水墨已有的通道,也不愿意一味简单或者复杂地重复。”
赵玄晔
2016.05.08于香溢紫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