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子过河 -- 西南新生力艺术家选拔展

  • 展览时间:2008/06/21 — 2008/07/20460
  • 展览空间:蓝色空间
查看更多详情

  齐向东邀我为他的展览写文章,老朋友来函,我答应了。但一提起笔就后悔,因为最适合写的人不是我,而是老齐本人,他挑选了这些艺术家,自然有他挑选的理由。

  这是一群年青人的展览,我没有不支持的道理。但作为批评家,我和做画廊的老齐不一样,我愿借此谈谈我们怎样的不同。也许我有更多先入为主的东西,比如判断当代艺术的分析方法、认识文化语境的理论思路以及对美术史上下文关系的历史考量,等等。批评家在面对作品时总是有价值优先,价值追求、追问与追寻的成分。这种专业要求固然使我们对于艺术作品的选择有一定的品质保证,但也必然会作为一种“偏见”忽略掉某些正在萌生的东西。正因为如此,我经常提醒自己,在面对新的艺术现象特别是年青艺术创作时,记住萨特“存在先于本质”的论述,记住所谓批评、所谓理论不过是对于艺术事实的事后反省。也正因为如此,我写过“青年优先、创作优先”的文章,也做过并还在做“青年艺术家推介展”。但最近我的确很犹豫,因为我看到太多的青年艺术家正全身心向钱看,他们只想以简单的图式来寻找买家,而媒体和批评的机会主义则在一旁推波助澜。老实说,我不相信青年一代就只能在肤浅与娱乐中讨生活,他们有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有他们的问题意识,其间自会产生不愧于当代文化语境与历史情境的精神诉求。老齐考虑的角度和我不同,也许他更需要去呈现、去展示。他对于艺术的“存在”比我宽容,而我对艺术 “本质”的思考应该置于不断反省之中。

  以此自我反省的态度,我仔细阅读了参展艺术家的作品,发现其中不少作品值得关注。有些艺术家已经放弃单一的流行的卡通图式,开始植入复杂性和心理化的表现因素。这是一个很好的迹象,表明年青艺术家从时尚的被动转向精神的主动,并以适当的深度体验与流行文化形成对抗性张力。这里的关键是艺术问题的针对性,即是说,我们如何把当代文化问题和图像资源转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艺术方式。只有在这种转换中,艺术才能以其个体性反拨既成社会意识和既定文化现状,成为批判当代文化、捍卫精神生长的力量。我希望参展艺术家有更多的耐心和耐力去思考、去探索,也希望老齐的画廊能给年青人更自由的空间和更多的展示机会,因为他们毕竟正在生长之中,来日方长,希望无穷。

  尽管我反感时下美术界“趁混水摸鱼”的做法,但还是要记住“水清则无鱼”的古训。艺术创造有时是试错的结果。年青艺术家活力所在,不必顾忌批评家怎么想、媒体怎么说、画廊怎么做。----在这种义无反顾的热情中我们会学到很多东西。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