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浙派大师——王昌杰艺术展

  • 展览时间:2015/05/09 — 2015/05/25793
  • 展览空间:杭州钦哲艺术中心
查看更多详情

  如果用中国美术传统品评一位艺术家的成就,它所追求的就是“无所不能,有所不为”,是圆通自在,畅行无阻,那么看王子豪的画,他已经达到了这个境界,它所反映的虽然是个人的“本味”,这本味除了他艺术真正的凝聚之外,也是中国历来艺术家最具体的缩影。


  ——林清玄


  王昌杰(1910-1999),字子豪,1910年生于浙江遂安县芹川村。在画册自序中谈到自己的从艺之路时,王先生十分谦逊:“既非家学渊源,亦非家富收藏,幼读私塾,更无名师可承,何言熏陶;唯天性嗜爱美术。” 然而也许正是天性中的这一点“嗜爱”,带他走入艺术之门,让他在乱世颠沛之中始终保存着对艺术的渴望,又给予他力量在劫波历尽之后,重拾画笔,回归艺术,于近花甲之年勇闯海外创业,在大洋彼岸的异国他乡为东方艺术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同时,他始终坚持对中国绘画艺术的不懈探索,将传统浙派绘画艺术与当代西方审美风格融汇一炉,终于成就了圆畅通达的艺术境界。


  侠骨艺心

  说起王先生的“入行”经历,颇有一些命中注定的传奇色彩。王昌杰先生并不是一开始就走上艺术之路,他的父亲早年曾放弃科举参加革命,受新思想感染,嘱子弟注重科技实业,切莫为官。在父亲影响下,王昌杰小学毕业后报考了省立桑蚕职业学校。在刻苦而孤独的求学生活中,用来滋润心灵的,多半是对乡村捕鸟捉鱼自由生活的回忆,一天,学校对面院子里传来一阵胡琴声,又使王昌杰想起了幼时拉琴和鸟鸣的趣事,故而前去拜访,得知拉琴者姓李,是艺术院的学生。李先生见王昌杰爱好艺术,鼓励他报考林风眠先生创办的国立艺术院,并亲自教习木炭画。经过刻苦练习后,王昌杰于1930年顺利考入杭州国立艺术院(即后来的杭州国立艺专,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图案系,正式走上艺术之路,而这位引导王先生“入门”的艺术院研究生,正是后来的画坛巨匠李可染。

  在校期间,王昌杰得到蔡威廉、王子云、雷圭元、潘天寿等名师指导,艺术热情日盛,作品曾获选参加全国美展。然而生逢乱世,身不由己,对艺术心怀无限向往的王昌杰,毕业后却很难有机会继续从事艺术工作,冀求留洋深造的梦想也化为泡影。抗战期间,他投笔从戎,参加了上海的敌后抗日团体,从事敌后抗日活动,几度命悬一线,辗转颠沛之中,对于艺术的念想,却时刻萦绕心头,未尝泯灭。战事结束后,王昌杰赴台,终于得到机会摆脱非己所愿的行政职务,重归艺术领域。

  1960年,王昌杰任教台湾国立师范大学艺术系,并开始尝试中国画创作。在台期间,他曾为来访的艾森豪威尔总统夫妇绘制颇具趣味的身着中国明代传统服装的水墨画像,并曾多次参与法、德、意、希腊、土耳其等国际商展的中华民国馆设计。1965年,王昌杰有志闯荡海外,辞去教职,移居旧金山,开设嘉禾画廊,在异国推行东方风格的装饰艺术,经过艰辛的尝试和努力,终获成功。同时,在艺术实践和理论探求上,王昌杰从未松懈,在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之间,融汇创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共生的写画

  黄光男先生在评论王昌杰的花鸟画时曾说“有智慧的画家,不能忘却自己的艺术主张,也不会失去社会共生的温度”。王昌杰先生可以称得上是这样一位有智慧的画家。

  共生,是创作与世事,世事与自我,三者之间的共生。

  在对待世界的态度上,王先生从来都是一个入世者与开拓者,从他改学美术、投笔从戎、创业海外,到后来在艺术上的实践,无不如此。在海外的艺术开拓中,王昌杰始终保持着与观众、与环境交流互动的意识,正所谓“道不远人”。王昌杰的国画老师是潘天寿,因而其绘画风格承绪了浙派画风,而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环境中,王昌杰始终注意积极探索,融入新的体悟,对中国与西方、传统与当代的融合互用也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王昌杰认为,笔墨、气韵、含蓄是中国画的灵魂,绝不可失,但色调和构图形式却完全可以根据时代审美及生活环境的变化随时而易。这样的探求使他渐渐找到了自我与创作,东方与西方,传统国画与当代生活之间的共生方式,形成了具有共生特色的艺术风格,在任、吴、齐、潘等浙派大师之后别开新境,为浙派艺术走向世界开辟出新的思路。我们可以看到他用中国山水画的技巧描摹海外风光时,浓郁的水墨韵味、国画特有的留白与类似水彩的中间色调、西画的透视技法相互结合,水乳交融,也可以看到水墨线条勾勒的葡萄藤上结着颗颗微染白霜,接近油画色彩的葡萄……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不同风格的结合呈现出毫不突兀,恰到好处的美感,中国艺术史专家苏立文教授也曾对王昌杰的作品表示赞叹。

  需要强调的是,王昌杰的与世共生并不意味着失掉个性。他的自传中,曾多次提到故乡的山水鸟兽带给自己心灵的滋养和疗愈,可以说,对于王先生个人而言,虫鱼鸟兽当中本就包含了一份独特的情结与人生况味,更何况中国花鸟画的精髓本就不在于描摹物象本身,而在于从自然鸟兽花草中撷其“生趣”,最终承载的,是作者内心对于世界的体悟——什么样的人,笔下便会有什么样的生灵。这样的写画,是作者内心体验的外化,一草一木,一虫一兽,无不折射出作者的心灵经验和处世态度。荷塘边的孤凫,举头望月的狸猫,独栖石上的苍鹰……它们有时略显孤独,却温和而坚韧,无不是身处异乡,艰辛却淡定地在艺术世界里探索徜徉的王昌杰之心灵写照。

  最有趣的是王先生的一幅双狮图,狮子双目精光四射,神情竟像极了王昌杰先生年轻时照片上意气风发的神气。不禁令人想起,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数次写到老人梦见狮子的情节,也许每一个在追求生命本真的道路上奋斗不息的老人,内心都住着那样一头不服老的雄狮,始终保存着青春时的锐气与活力。

  在世事与绘画,绘画与自我之间,王昌杰找到了三者和谐融通的共生方式。


  回到起点的展览

  王先生的画笔,停在了89岁患中风之时,一年后,先生去世。王昌杰先生的艺术道路,自杭州而始,如今老先生虽已仙逝海外,他的画作却得以回归其艺术人生的起点,呈现后人。

  回看王先生一生的道路,对于人生的困顿挫折,他一直有种非对抗性的坚韧,面对、容纳、坚守、重生,并不违世,却始终有自己的态度,体现在艺术创作上,则表现为一种自然宽厚而又不失个性的气质。王先生的画,并不以奇取胜,初看未必惊艳,但笔墨浓郁,温润的面目之下自有风骨。也许我们正可以借此机会,静下心来去细品老先生的画作,感悟他在笔墨之间,留给世人的至理本味。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