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震:“谁是我?”
作品1.《Just open it.》
装置 2015
作品1.《Just open it.》局部一
装置 2015
作品1.《Just open it.》局部二
装置 2015
邓震装置作品—Just open it.
Just open it.由耐克广告语Just do it.引申而来。意为“马上打开它”、“现在就开放”、“自由地做吧”、“打破陈规”、“公平竞争”、“解放思想”等。“打开你的视界,拥抱整个世界!” 这就是我希望向每个人传达出的作品观念。
艺术界也不应局限在自己围囿的封闭世界里,某些方面也需要借鉴互联网和广告界的思维。这件本人构思于2008年的作品亦因史金淞先生此次“我的馆”所传导的“开放”与“分享”精神和依靠互联网采购才得以获得参展和实现的机会。同时,我想这也是本次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全世界的未来”所倡导的精神所在吧。
打破“封”“锁”,平等对话,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找回属于自己的那把钥匙,才有可能实现一个共同创造的、所有人都向往和期待的“全世界的未来”。
“我的馆!”名称:视界
作品名称:《Just open it》
作品材质:锁(现成品)、不干贴
作品2.《爱》之一
影像 2015
作品3.《爱》之二
影像 2015
作品4.《爱》之三
影像 2015
作品5.《爱》之四
影像 2015
作品6.《爱》之五
影像 2015
邓震影像作品—爱系列作品
当今中国正处在一个社会阶层矛盾日益对立的历史时期,由于价值观迷失和物欲极度膨胀等原因,导致许多以前比较和睦的关系开始变得日益紧张、冷漠、扭曲和暴力起来,无论是官民之间还是警贩之间、医患之间还是夫妻之间,无不处处充斥着火药味,仿佛一点就着,而由此导致的恶性事件几乎天天都在耳闻目睹。到底什么是爱?是互相给予,还是相互索取?是互相关心,还是相互伤害?是互相影响,还是相互改造?其实,是互相需要!没有彼,何来此?没有你,何来我?也许,是时候要开始来重新学会爱了。
作品名称:爱(之一)
作品材质:爱普生亚光相纸
作品尺寸:120cm×150cm
创作年代:2015年
作品名称:爱(之二)
作品材质:爱普生亚光相纸
作品尺寸:120cm×150cm
创作年代:2015年
作品名称:爱(之三)
作品材质:爱普生亚光相纸
作品尺寸:120cm×150cm
创作年代:2015年
作品名称:爱(之四)
作品材质:爱普生亚光相纸
作品尺寸:120cm×150cm
创作年代:2015年
作品名称:爱(之五)
作品材质:爱普生亚光相纸
作品尺寸:150cm×90cm
创作年代:2015年
作品7.《鸿毛之一》
架上装置 2013
作品7.《鸿毛之一》局部
架上装置 2013
作品8.《鸿毛之二》
架上装置 2013
作品8.《鸿毛之二》局部
架上装置 2013
作品9.《鸿毛之六》
架上装置 2014
作品9.《鸿毛之六》局部
架上装置 2014
作品10.《精卫填海》
架上装置 2013
作品10.《精卫填海》局部
架上装置 2013
邓震架上装置作品—鸿毛系列作品
也许,从没哪个时代像今天的人这样处在巨大的矛盾与失重之中:我们一边贪婪于资讯的海量与物质的盛宴,一边却惊恐于抉择的迷失与自我的围困。我们被一股无形而强大的气流裹挟着横冲直撞,却只能无力地随波逐流、浮沉飘荡。一如那离雁的鸿毛。
本系列作品通过镶拼、火燎等手法巧妙地将工业化的手术刀转化成富有美感的羽毛作品。用不同型号的刀锋排列出各种形态的羽毛,并在画布上形成富有金属光泽的浮雕质感,使表现出来的鸿毛既轻盈又锋利、既温柔又冰冷、既闪亮华丽又寒光凌凌。隐喻出人性的复杂与矛盾的双重性:坚强又脆弱、伟大又渺小、高尚又卑微。
作品名称:鸿毛之一
作品材质:手术刀片、钢针、漆、羊绒布
作品尺寸:圆、直径100cm
创作年代:2013年
作品名称:鸿毛之二
作品材质:手术刀片、钢针、漆、羊绒布
作品尺寸:圆、直径100cm
创作年代:2013年
作品名称:鸿毛之六
作品材质:手术刀片、手术缝合针、钢针、丙烯
作品尺寸:192×128cm
创作年代:2014年
作品名称:精卫填海
作品材质:手术刀片、钢针、羊绒布
作品尺寸:140×80cm
创作年代:2013年
作品11.《谁是我?》之一
装置 2009
作品12.《谁是我?》之二
装置 2009
邓震装置作品—谁是我?
通过图像技术,人们的视觉生活获得了大量的间接经验,这些经验构成了我们理解世界、想象世界的重要素材和参照系。这件作品通过同时并置经常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写实图像、造型(绘画、照片、影像、雕塑)和行为,试图追问“什么是我”或“谁是我”这样的问题,而这些正是图像泛滥的时代最让人们困惑的命题——当关于自身的视觉经验随手可得的时候,我们反而变得认不出自己了。
作品名称:谁是我?
作品形式:行为、雕塑、绘画、影像、装置
作品尺寸:480cm×400cm×240cm
创作年代:2009年
作品13.《美利坚》
装置 2011
作品13.《美利坚》之一
装置 2011
作品13.《美利坚》之一局部
装置 2011
作品13.《美利坚》之二
装置 2011
作品13.《美利坚之二》局部
装置 2011
作品14.《星条旗一号》
装置 2011
作品14.《星条旗一号》局部一
装置 2011
作品14.《星条旗一号》局部二
装置 2011
作品15.《世界医生之一》
雕塑 2012
邓震装置与雕塑作品—美利坚系列作品
手术刀--做为一种源自西方的医疗利器,以其无比锋利而为外科手术之必备。跟中医讲究调理等非破坏性医疗理念不同,西医讲究直接、快速,对病灶进行入侵式的切除疗法。其好处在于可快速剔除病原,避免病情的扩散与恶化;其坏处则是不可避免的造成永久性伤口甚至肌体的残缺,而因误切错割导致病情无法挽回的案例亦不胜枚举。
美国作为西方现代文明的最先进代表,以往我们更为熟知的是其作为“世界警察”的身份,现在,我更愿意将其称为“世界医生”。其面对其他国家与民族的问题时,亦如外科医生俯瞰着他的病人。对于病得不轻的世界和中国来说,美式“自由、民主、人权”究竟是一剂良药还是洪水猛兽?众说纷纭。正如手术刀既可以切除肿瘤,也可以杀人害命一样,任何物质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拯救还是侵害、良刀还是凶器,一切都取决于握手术刀的那只手,善恶就在一念之间。用之得当则治病救人,功德无量;用之失当则致病害人,遗祸四方。
同时,我们还要警惕的是,任何善与恶,如果被别有用心的国家意志所绑架和操控,其所表现出来的欺骗性和魅惑力是相当惊人的。当冰冷、锋利、坚硬的手术刀排布出令人愉悦的阵列时,它的善良和危险都将被那熠熠生辉的光芒所掩盖和迷惑。
美丽、锋利、坚硬。这就是美利坚,这就是美国。
作品名称:美利坚
作品材质:手术刀片、缝合线、猪皮、发泡剂、清漆、不锈钢等
作品尺寸:154.4cm×142.4cm×110cm(2件含罩)
创作年代:2011年
作品名称:星条旗一号
作品材质:手术刀片、不锈钢、软木等
作品尺寸:158.3cm×108.5cm×10cm(含罩)
创作年代:2011年
作品名称:世界医生之一
作品材质:不锈钢、铁
作品尺寸:190cm×75cm(底座直径)
创作年代:2012年
作品16.《乌有神》
雕塑 2014
邓震雕塑作品—乌有神
人类从信仰上可划分为无神论者和有神论者。对于无神论者,佛龛里本什么都没有;对于有神论者,又可分为虔诚信徒和功利信徒。对于虔诚信徒,真佛早存于心,那具人造的塑像有没有已没什么所谓。而那些我称之为功利信徒的,就是像我这样平时只顾着吃喝玩乐,一旦有所求才去临时抱佛脚的芸芸众生。认为只要我虔诚地拜了佛敬了神,神灵就会庇佑我,帮我了却心愿,至于拜没拜对,这个神出处何来、司职什么、有甚忌喜、跪拜讲究、还愿程序等基本一知半解甚至完全无知。拜完出来照样吃喝玩乐,佛祖又被拋到九霄云外了。对于象我这样的功利信徒、投机香客,神其实也是不存在的。所以,对于所有人,有没有神的实体其实都没什么所谓了,色即是空嘛!如果还不满意,那就大一统来个这乌有神,不信的看不见,信的他就在,似信非信的说有就有、说没就无,想拜就跪、不信就走,岂不皆大欢喜!说回现实,那个真正主宰你命运的"神"是哪位、居何方,在身边、还是天外,又有几人看得清、道得明!
额滴神:《乌有神》
神的形态:无所不在
神的司职:无所不能
作品呈现:空佛龛一具
作品17.《邓氏空气质量指数》之一
微信 2015
作品17.《邓氏空气质量指数》之二
微信 2015
作品17.《邓氏空气质量指数》之三
微信 2015
邓震微信作品—邓氏空气质量指数
邓氏空气质量指数简称“邓指”,是由邓震自创的一套以手指形态来表示空气质量的个人指数系统。本系统将空气质量共分为五级,分别用五种不同的手势来代表,详见图表。本系统从2015年1月1日正式在本人微信朋友圈开始发布,目前发布地区为北京市。发布方式为通过结合权威官方空气指数与本人的目测、体感,得出当天的指数级别,然后在下午的某个时间段通过手机自拍一张手势与天空及参照物的合影,当天上传至微信朋友圈,并写下一小段对当天天气或心情或时事的感悟,一日一发,并将在年终的时候通过汇总、分析、图表等方式总结出当年本地空气质量指数的情况、变化与趋势等。该指数与传统数据指数的最大区别在于将指数视觉化、简明化、情感化了,不以科学和精确为目的,而是以情感和趣味为主打,既纪录了每天的天气影像变化,又记录了每天的心路历程演变,可谓是一本天气日记,亦或是一部空气野史。
作品18.《池塘春色》
速写 2010
作品19.《德芙小姐》
速写 2013
作品20.《杀手的记忆》
速写 2004
作品21.《北京巨石阵》
影像 2015
作品22.《刀锋》
影像 2007
作品23.《高处不胜寒》
影像 2014
作品24.《空影》
影像 2008
作品25.《完美契合》
影像 2014
邓震
邓震,男,1976年出生于湖南省娄底市,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1996年毕业于西安市西北纺织工学院服装设计系。
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研究生课程班。
2009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当代艺术批评研修班。
个展:
2013 锋线——邓震作品展,艺原社,北京,中国
群展:
2015 我的馆——威尼斯独立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肯尼亚国家馆,威尼斯,意大利
2015 是与非——首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长江当代美术馆,重庆,中国
2014 MerryArt,上品艺琅,北京,中国
2014 艺术无界,星耀未来,悦•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4 目光所及——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新绘画,保利博物馆,北京,中国
2014 十年一见——中央美院艺术批评班十届学员作品群展,张江当代艺术馆,上海,中国
2014 《额滴神呐》,ACTION空间,北京,中国
2013 刷新——青年艺术家研究展,国际金融博物馆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3 第四届新星星艺术节,保利世界贸易中心博览馆,广州,中国
2013 等待戈多——雕塑装置十人展,盛世天空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9 危机——危机何在?威诺里萨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09 介——关于艺术表达的物质化呈现,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中国
2009 天津市第二届油画双年展,天津美术展览馆,天津,中国
2008 看气候——“艺术文化与气候变化”创作方案展,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中国
2008 艺术北京,北京农展馆,北京,中国
2007 艺术北京,北京农展馆,北京,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