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艺术创作以反常合道为妙”

27597 来源: 淘艺     作者:王晓    2015-11-19 13:34



作品1.《捕获者》

200x200cm 布面油画 2011



作品2.《救赎者》

200x200cm 布面油画 2011



作品3.《自我感的消失之一》

200x200cm 布面油画 2012



作品4.《自我感的消失之二》

200x200cm 布面油画 2012



作品5.《自我感的消失之三》

200x200cm 布面油画 2013



作品6.《自我感的消失之四》

200x200cm 布面油画 2013



作品7.《自我感的消失之五》

200x200cm 布面油画 2013



作品8.《自我感的消失之六》

200x200cm 布面油画 2013



作品9.《自我感的消失之七》

200x200cm 布面油画 2013



作品10.《自我感的消失之八》

200x200cm 布面油画 2013



作品11.《自我感的消失之九》

200x200cm 布面油画 2013



作品12.《自我感的消失之十》

200x200cm 布面油画 2013



作品13.《自我感的消失之十一》

200x200cm 布面油画 2013



作品14.《自我感的消失之十二》

200x200cm 布面油画 2013



作品15.《自我感的消失之十三》

200x200cm 布面油画 2013



作品16.《自我感的消失之十四》

200x200cm 布面油画 2013



作品17.《自我感的消失之十五》

200x200cm 布面油画 2014



作品18.《自我感的消失之十六》

200x200cm 布面油画 2014



作品19.《自我感的消失之十七》

200x200cm 布面油画 2014



作品20.《自我感的消失之十八》

200x200cm 布面油画 2014



作品21.《自我感的消失之十九》

200x200cm 布面油画 2015



作品22.《自我感的消失之二十》

200x200cm 布面油画 2015



作品23.《自我感的消失之二十一》

200x200cm 布面油画 2015



作品24.《失灵状态之一》

100x80cm 布面油画 2015



作品25.《失灵状态之二》

100x80cm 布面油画 2015


作品26.《自我感的消失之二十四》

200x200cm 布面油画 2015


作品27.《立鸟》

170x190cm 布面油画 2015








王晓





立即涅槃


佛教教义中认为涅槃是圆满而寂静的状态,所以涅槃中永远没有生命中的种种烦恼、痛苦……当知梦想,根本是由本觉真心而起的,我人如能灭一分梦想,即证一分真觉,乃至全灭全证。当今时代,人类的梦想与欲望空前膨胀,在盲目追求现代工业文明的过程中,以占有和破坏自然为代价,使人类处在生存环境和自然本质上日益疏离的状态,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来没有像当今这样严竣,此为“立即涅槃”的当下涵义。


为什么画鸟?鸟是世间独特的生灵,飞翔于天地之间,本应自由无惧地拥抱天空、大地、海洋、森林。如:孔雀是百鸟之王,美丽而具有神性,然而,全球性的环境危机给这些美丽的生灵带来的是焦虑无助和惶恐不安,这些灾难背后是人与自然的秩序出现了颠倒与错位,人类对自然生灵的界分遗忘了它者的存在,也使自己处于某种失灵状态。因此,强调一种“自我感的消失”即不以人的意志排列存在的秩序。


新托马斯主义者马里坦认为现代社会的危机表现在物理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功利主义及世俗倾向,前者表现在核武器的发明势必有一天在所难免的用于战争,后者表现为人的精神状态普遍潜藏着匮乏和孤独。马里坦分析危机的思想根源在于“文艺复兴”。那一时期神的尊严让位于人的价值,文艺复兴强调“以人为本”却没有真正说清什么是“人道主义”。人道主义应该是真实的给人以真正的人性。他还分析了以“神”为中心的人道主义和以“人”为中心的人道主义的不同,并说明以“人”为中心的人道主义是非人的人道主义。它所经历的三个阶段是:第一阶段:追求世俗的物质利益,这一时期存在于文艺复兴之后到法国启蒙运动时期,他们会说这是“上帝的要求”。第二阶段是科学技术崇拜 ,从1800——1900年左右,这一时期上帝可有可无,西方文明开始偏离了精神的轨道,对一切神圣的东西失去了敬畏感,文学、历史、哲学的价值在下降。第三阶段是从1900年至今,这一时期上帝死了,人们屈从于第二自然,也就是由科学技术所创造的一个技术性时代,人们被科学技术所奴役,人为它服务,灾难开始爆发-----


《自我感的消失》系列以超现实的视角展示今天我们面临的现状:湖泊干涸,大气污染、无法降解的工业垃圾堆积如山……伫立的鸟失去了自己的栖居之地,它们或怆然若失,独立于天地间,或不知所措,尴尬难以自处,鸟的各种动态形象暗示着自然环境中一切生灵、无助者的哀鸣与呐喊。捕获与被捕获是生态环境发展链条的变异现象……因此“自我感的消失”既是以“鸟”的视角呈现的“自我感的被动消失”——自由无惧环境的消失、安全感的消失,优越自在的消失,又是对人类能主动放弃“自我感”发出的时代讯息,人类若能主动选择放弃“自我感”,放弃由自我感生成的过度欲望与梦想,也就放弃了烦恼,只有放弃以人的意志排列人与自然秩序的主宰权,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共生,正如凤凰涅槃,获得重生,自我涅槃,达到共我;放下自我,获得空性、自在。


于迴



王晓,1973年生于吉林省敦化市。现居北京

1999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油画系,获学士学位

2005-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十四届助教研究生课程班

2008-201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二画室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展览:

1999 参加辽、吉、黑第三届水彩展获铜奖,吉林省博物馆,中国

2006 参加“风景·风情”全国小幅油画展, 上海刚泰美术馆,中国

2006 参加协民国际艺术北京馆举办“自然,真实与自由”三人展,中国

2006 参加青藤子艺术空间住举办秋季油画联展,北京,中国

2007 参加“中国-东盟青年艺术品创作大展”,广西南宁,中国

2007 参加中央美院十四届研修班十人展, 中央美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8 参加“艺术中国-全国油画大展”获优秀奖, 中央美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8 参加“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油画系第五届画室开放日”获最佳造型奖,中央美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9 参加“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油画系第六届画室开放日”获最佳造型奖,中央美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9 参加记忆的绽放油画作品展 ,北京品尚艺术,中国

2010 参加第四届“艺术中国——全国画展”, 环铁时代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1 参加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 中央美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2 参加“新学院精神艺术大展”, 北京环铁时代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2 参加 “年轻力量第三回艺术展”,环铁时代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2 参加北京榜样大型书画、摄影作品展,中华世纪坛,北京,中国

2013 参加北京长城国际艺术双年展,金山岭长城,北京,中国

2013 参加首届新京派双年展,新京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3 参加意境——中国当代油画家作品邀请展,杭州美术馆,中国

2013 参加绘画的品格·2013中国油画展,大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4 参加写意——中国当代青年油画写生邀请巡展,江苏南通美术馆,中国

2015 参加写意——中国当代青年油画写生邀请巡展,北京中国书画研究院美术馆,中国

2015 最绘画——第二届中国青年油画作品展,中国美术馆、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东区艺术中心、南京江苏美术馆,中国

2015 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上海中华艺术宫,北京太庙美术馆,南京紧邻美术馆,中国


发表:

《四渡河风景之二》刊登在《美术》2007年第2期。

《四渡河风景之二》刊登在《上海美术》2007年第1期。

《人后》、《孤顶村雪》、《地铁·飞来之喜》刊登在《中国当代绘画交流》(油画篇)。

《灰域·耕读旧居》刊登在《中国油画》2008年第2期。

《灰域系列》刊登在《美术界》2015年第1期。


拍卖、收藏:

北京华铭2007秋季拍卖会。

北京中雅正2008春季拍卖会。

中国嘉德:大学时代——2010年大学生艺术品专场拍卖会。

作品被上海刚泰美术馆、中国-东盟、环铁时代美术馆、台湾协民国际等机构收藏。




数字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