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婷:“用画笔书写朴素的情怀”

60x50cm 布面丙烯 2016

90x80cm 布面丙烯 2016

120x90cm 布面丙烯 2016

90x80cm 布面丙烯 2016
作品5.《美人蕉》
50x60cm 布面丙烯 2016

50x60cm 布面丙烯 2016

45x28cm 纸本 2012

35x25cm 纸本 2016

40x33cm 纸本 2015

50x30cm 纸本 2013

45x30cm 纸本 2016

50x48cm 纸本丙烯 2014

25x32cm 纸本 2014

25x32cm 纸本 2014

90x60cm 布面油画 2007

90x60cm 布面油画 2007

90x60cm 布面油画 2007

150x120cm 布面油画 2007

150x120cm 布面油画 2008


创作阐述:
其实最初学画画,也是兴趣而起,进入上大美院附中后,进入了一个阶段的基本功训练,虽然有些枯燥、单一,但也让自己受益匪浅。直升进入大学后的设计专业的学习,让我从另一个领域中吸取了不少养分,再往后攻读博士期间,更 加充实!
在西画教育体系中学习经验,在东方的笔墨中寻找韵律,从中寻找自己的方向。对于“花”这个主题,其实也是非常普遍的,但怎样让自己笔下的花和别人的花有区别?这是我一直探索的,作为女性画家,多了一份敏感,多了一份感性 ,也随之多了一份对于美的向往!是的,谁不向往美好的东西?对于美的判断,也是我一直关注的,通过参观国内外的博物馆、美术馆,以及不同主题展览,从中吸取一种美的判断力!
在创作的过程中,其实自己更是一个手工劳动的过程,从材料的选取,图形的构成,底子的调色,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中,也是几幅画作同时进行,这样不至于材料的浪费。其实材料对我来说是由很大的吸引力的,在 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任教以来,所接触的基础教学课程中,会触及大量材料与形式的问题,这样的教学经历,也为自己的创作积累了多年的经验。至于在自己的画面中选取怎样的主题其实并不重要,我更关注的是自己想要表达什么, 画面会给观者带来什么感受,无论怎样,感动总是最重要的!
锦花丝语
李超
那年春分,上野的樱花已开,似不见鲁迅笔下的怀旧斑斓,却平添几分阳光的暖意。粉白与绯红的色感之间,看出了新的色调微妙灵动。那时柯罗大师的回顾展恰在周边的西洋美术馆展出。亭子揣摩着色调的美妙,希冀在樱花丛中寻觅 到自己,对于色相和明度新的解读。从美院附中到博士生,学院教育的规范和体系,使得亭子已经习惯了既定的观察和描绘方法,现在需要拓展,需要解构,需要在学院和实验之间,求得智慧的跨界,此得益于亭子设计与造型的专业复 合背景,要努力求得这种跨界的平衡。——眼前的樱花缤纷,成为这种语言实验的焦点,开启了亭子的架上艺术中色彩语言的灵感。这春天的繁花似锦,原本正是这色彩语言新的语法。
那年立夏,盖蒂中心的山岗阳光充溢,馆外是那令人迷恋的百花园,馆内是那凡高的非凡手笔,那圣雷米的鸢尾花和阿尔的向日葵,从原本平凡植物,转化艺术经典的象征,内外相得益彰的牵连,想必是形象和色彩相辅相成,构成了一 种感动的生命力,亭子的感动逐渐转化探索的执着。生命的赞美之间,可以有一些倾诉,可以有一些忧郁,但在艺术的语言转换过程中,却已悄然融化在对大自然敬畏、赞美和向往之中。--眼前的鸢尾花系,让亭子察觉需要扮演一位 生命的舞者,在油画中表达出清新的活力。
那年仲秋,南郊的后院传递这几分野趣,沿河的桃花,虽不被修整精良,却在散漫中显露着清新本色的气息。时常关注那桃花的多姿,甚至是散落在花丛之中,其他那些落英,那些时刻,家园边的花草,已淡去了植物名目含义,却聚焦 为自我生活的印记,因为其中细腻品味和微妙善感,令亭子难以释怀。亭子学做一位拈画女,虽不似前辈方君璧那般自我写像于画面,却甘愿将自己融入花卉之间。--眼前的家园落花,俨然成为亭子个人生活的镜子,一位教师、一位 太太,一位母亲,三者集于一身,以生活朴素而真实的情怀,叙说所谓“纯真的物语”。
那年冬至,西子湖有若神异,一夜间银装素裹,白茫茫之间湖山轮廓和面貌,沦为黑白浓淡的意象世界。近处的雪花漫天飞舞,弥漫于树石花草之间。雪花充满图案化的抽象之美,与远处简约的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形成独特景致,幻作 心仪的书写般韵律。柳浪闻莺的柳树、苏堤春晓的桃花以及曲院风荷的荷花,没有应景,却依然孕育生命的萌动。--眼前的漫天雪花,使得亭子感叹行旅阅读,增添了传统精神的领悟,作画如修行,雪花似心结,在虚实之间、在有无 之间,原本花草的格调和山水的意境浑然一体。
她是亭子,她为李婷。她的四季故事,还有许多锦花丝语……
李婷,笔名:亭子。
2006年至今,任职于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 副教授
2015年,博士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油画系
2005年,硕士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设计系
2002年,本科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设计系
1998年,附中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2007年,应日本兵库县立美术馆邀请,赴日本进行考察
2008年,应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邀请,赴日本进行考察
2008年 参加“纯真的物语--三个世界的童话”,上海原曲画廊
2009年 作品入选上海春季艺术沙龙
2011年 作品《虎皮兰》,参加“直觉”上海小幅油画展
2012年 作品《静物》,参加“图像”上海小幅油画展
2014年 作品《春将半》,参加“远近”上海小幅油画展
发表:
2013年 论文《20世纪前期中国艺术期刊的表现性图案研究》, 发表于《美术研究》第2期
2015年 论文《中国早期立体主义艺术中的塞尚效应》,发表于《美术研究》第4期
2015年 论文《民国时期漫画“时代派”的相关立体主义倾向》,发表于《装饰》第1期
- 标签:
-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