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空间

  • 展览时间:2015/10/01 — 2015/11/15698
  • 展览空间:至玄画廊
查看更多详情

    “灰空间”一词于建筑学中,往往代指建筑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过渡空间。对于艺术家而言从日常剥离出的细节,以及留存下的个人生活轨迹,都提示着他们必须以关注外部世界与其自身内部之间的联系作为其创作的出发点。而这些积存的信息与情绪都将随着时间,将逐渐外化为其创作本身,构成其本体与外界不断进行试探的过渡空间。

    本次展览中,为呈现两位艺术家协调其日常生活与创作思路的工作方式变化轨迹,我们依据他们的创作时间线,选择了带有部分转折意味的作品进行展示。艺术家本人生活中遭到的境遇,通过其自身的艺术创作为转录,个人经验进程中产生的视觉符号不自觉的与个体记忆相对应。此间,灰水系列中的儿童形象同周遭环境形成的对比,传达出隐约艺术家对于现实逃避的征兆。夜影系列中斜横的午夜森林,也暗喻着创作者心境与视线中静腻与默然的感受。通过此种方式对二人创作的发展轨迹进行梳理后,不难发现此种不自觉的提示方法,在绘画中制造了时间、空间的延伸,也似乎遮蔽了对个人身份的强调。

    至于将个人身份剥离,并加诸对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的拆分与归类,再将之进行表现是两位艺术家相似的工作模式。白露洋近期的主要创作,通过将稳定延展中的个人普世生活发展出的意识形态进行修饰,主动将抽象元素的隐喻同具象的时间性记忆进行重叠,诱发观众参与感受。而宋能轩从宽泛的视觉记忆缩减至个人化的地景絮语,并以物性为出发通过不同形状的轮廓使画面空间拉伸递至情绪的幽远。两种不同的表现方法,共同阐释了艺术家从形式感与故事性中,对于内与外关系的探讨。

    也许,这些不固定且正在发展的过渡空间,构成他们精神上与外部世界最初与最后的关联。而这些过渡空间中诞生的创作都似乎来自我们完全不熟悉也不会留驻的地点,但正因为艺术家不断地对罕有人至地点进行深究,才能让他们更好地与自身之外的动荡共处一室。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