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学院力量之中国美术学院作品展

  • 展览时间:2013/04/10 — 2013/04/21444
  • 展览空间:关山月美术馆
查看更多详情

  对任何人来说,来自何地与现居何处,都是两个最重要的事实。所在的场域即“在处”,可能是个人身份的一个核心层面。一个人曾生活过的地方,以及与此地相关的那些外观、历史和文化属性,限制与决定着一个人的所见所识。艺术家在其作品中表现出一种对场域的意识影响着艺术的表象与意义。

  第一部分:现场在感知

  在艺术的世界里,感知是一种想象未知世界的能力,也是艺术创作的核心所在。这种能力不同于我们用眼、耳、鼻、舌、肌肤单一渠道所获得的感觉,更区别于我们之前所积累的对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与经验,而是通过另一些个体性方式来接收信息,并作用于心理的感受与创作的灵感。

  如此,艺术家显得尤为敏感,时常闪烁出这种独特的精神气质。它直接作用于艺术创作的结果,或者在艺术创作中占有较大的份额。更为有意义的是,现场界面对于感知的特殊意义,成为了一种艺术现象的共性抽离,一种当代艺术的态度阐释,一种充满幻想的惊人的创造力。

  第二部分:行走在储存

  技术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时段和现场。超速更新的技术领跑,带来的不仅仅是大批量信息的共振,而且改变了人类对于文化的集体诉求,发出人类的存在意义与方式的新一轮追问。

  今天,“在处”已经不仅仅是艺术呈现的载体,而成为艺术生成价值和意义的重要组成。尤其是,当代艺术直接介入现场的发生状态中,才获得了艺术的整体效应和特定时空的存在立场。

  我们在每一个“在处”中行走,不断地进行着重组储存。艺术不是过去式,不在间接疏离……艺术是现在时,是完整的发生、呈现和阐释,是直接的视觉刺激和感官对接。行走在储存,正是“在处”的一套编码。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