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或许正如莎翁所言,“凡是上苍眼睛看到的地方,对智者而言,都是避风港与幸福地。”
艺术家牛玉河在他的早期作品《北京城郊的天空》系列作品中体现更多的是回望,对故园的最后一瞥,翘首而望的鸭、埋首沉思的鹤,以及天空中低徊的家雀,它们都是以往时光的一部分,没有一个人影却呈现百倍的伤逝之痛,这种敏感的情怀让艺术家的画笔在旧物件上一一通过笔触或视觉的语言做了充分的铺陈。艺术的魅力就在让物言说并唤醒沉默的部分。
那么在《望之可居》系列作品中,牛玉河做了更深刻的反思,此时他不再满足于旁观者、记录者或者缅怀者,而是一个乌托邦或乌有之乡的建设者。此系列作品艺术家更从容、淡定,像一个熟练而全能的工匠,把屋舍建造得美仑美奂。托体同山阿,建在让拆迁者都不能也不忍心拆迁的高处,美得让人心碎,然而它们仍然建立在荒芜之上,荒芜的太湖石几乎是传统文化的一个代名词,那么在传统文化上诗意的栖居是否可能?现实告诉你回不去了,艺术家把这个系列作品最初命名为《梦殇》。
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在干什么?依然是诚实的艺术家所面临的终极拷问。
凡是上苍眼睛看到的地方,对艺术家牛玉河而言,都是画布上的避风港与幸福地。
上一篇: 春生夏长--吴楠·金泽友那·新水墨双个展
下一篇: 即·墨—一种当下的工笔和水墨景象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