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水、那人-广西壮族历史文化展

  • 展览时间:2016/01/28 — 2016/04/281768
  • 展览空间:广东省博物馆三层展厅
查看更多详情

    在山水环绕的土地上,一眼望去,绿油油一片。闭上双眼,能感受到风在轻轻地吹,能听到江水流淌的声音,能闻到各种花香……歌声响彻整个山谷,余音袅袅。这可不是在梦境,它真实存在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居住着我国20多个少数民族,而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有85%生活在这里。壮族人的家园,山清秀,水婀娜,无处不山,无处不水,千百年来,壮族人一直与山水共处,人们给壮族冠以“山地民族”的称谓,这都是因为壮族有名的“那文化”。

    “那”的本字为古壮语,意思是“田”。最初指水稻田,后来泛指田地、土地。田地是壮族人赖以生存的根本,他们总喜欢用“那”字给道路、村庄、乡镇等命名,如“那劳”、“那马”、“那堪”等,据不完全统计,含“那”的地名,在广西有1200多处。从这些名字我们能感受到壮族人对田地的那一种与生俱来的依赖与情感,“那”也成为壮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

    千百年来,壮族人与山水共处,深得山水的浸染,在他们的身上也透着山峦海河所赋予的秉性,山与人,人与水,水与山,三者合一,和谐共处,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为更近距离的了解这个独具魅力的少数民族,2016年,粤博特别推出 “首发展览”:“那山、那水、那人——广西壮族历史文化展”。展览分四个章节,“据那而作”、“凭那而居”、“靠那而饰”和“依那而乐”,共170余件/套展品,从壮族人生活的不同方面,向大家展现广西壮族那山、那水、那人的独特魅力。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