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分时节,万物生长。太和艺术空间选择了野生艺术家杨兴文先生笔下的钟馗当首展,希望展览及作品以破壁之姿跃然于这个时代,为当下注入一剂刚健昂扬的精神强心针。
钟馗,这一承载千年民间信仰的“万应之神”,在杨兴文的笔下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艺术家以粗粝痛快的笔触、炽烈如火的色彩,将传统文人画中雅致的墨色关系彻底颠覆,转而用表现主义的张力重构钟馗的魂魄。画中钟馗不再是庙堂之上端坐的守护神,而是“嘻笑怒骂”的当代化身——铁面虬髯中透着憨直,红鼻囧眉间藏着诙谐,胸口空心的留白更暗喻着对道德虚空的叩问。这种“不避粗粝”的笔墨,既延续了钟馗形象的民间性与可感性,又以纪念碑式的刚硬线条,将其升华为对抗虚无与颓靡的精神图腾。
选择它当太和今春首展,恰在于以艺术之力回应时代的困顿。当经济下行与精神迷惘交织,杨兴文的钟馗系列如同一面照妖镜:画中天雷滚滚的沙尘暴,隐喻着环境与心灵的混沌;直楞楞如唐陵武士的钟馗造型,是对“捉鬼不动”的现代性反讽;而“虽千万鬼吾往矣”的气概,则是对民众正气的召唤。艺术家将军旅生涯中“疾恶如仇”的耿介、腾格里沙尘暴中淬炼的坚韧,悉数倾注于笔端,让钟馗成为对抗犬儒主义的战旗。
此次展览更是一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杨兴文将终南山下的乡野记忆、雷击枣木般的民间野性神秘,与表现主义“画经历而非眼见”的创作理念熔于一炉。正如蒙克所言:“他描绘的并非下落的苹果,而是万有引力定律”。在这里,钟馗不再是具象的神祇,而是“不改变的精气神”本身,是信息倦怠时代里永不妥协的生命力。太和邀请你来直面画布上沸腾的赤诚。让钟馗的怒目点燃蛰伏的勇气,让铁划银钩的笔触划破精神的雾障。当商业社会的“虚耗之鬼”横行时,杨兴文的艺术正以最原始的力道,为时代辟出一条强憾的澄明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