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图像与现实:邢彦超的视觉实验

  • 展览时间:2025/03/24 — 2025/04/28153
  • 展览空间:海涵艺术空间
查看更多详情

海涵艺术空间即将推出艺术家邢彦超个展“重塑图像与现实——邢彦超的视觉实验”。展期:2025年3月24日至4月28日。本次展览由邱敏担任学术主持,向世奎策展,展出邢彦超新近创作的一系列作品。


当代绘画中的图像不仅仅是一种承载叙事的视觉语言,更是一种由观看方式的改变带来的认知方式的转变。在邢彦超的创作中,如何使用图像,而不是使用什么图像,是其创作观念的出发点。他或者对经典绘画名作、名人等图像素材进行解构和重构,去探讨身份、历史、社会等复杂议题;或者描绘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像化生存场景,触发观者的深思与共鸣,引导他们反思当代社会中图像与个体生存之间的复杂关系。邢彦超的艺术创作将两种不同的美学理念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深入到艺术理念与表达方式的层面。
邢彦超2024年的新作回归纸本综合媒材创作,这一转变不仅体现在媒介的选择上,更深刻地反映在他对当代社会信息环境与文化状态的深刻洞察与反思中。通过其作品反复出现的“无头人”与“无字之书”的意象,邢彦超巧妙地触及了信息时代知识获取、消化与个人身份构建的核心议题。在这些作品中,几乎每一幅都出现了没有具体面部特征的人物形象,即“无头人”。
这一形象并非偶然为之,而是艺术家对信息时代个体身份模糊与缺失的深刻隐喻。与此同时,邢彦超的作品中还频繁出现没有文字所指的书籍图像,即“无字之书”。这些书籍故意取消了题目,抹去了意义所指,实则蕴含深意。知识大生产就如同丧失故乡的全球化城市建设进程一样,在高速运转中,一切地方特色和差异被均质化,知识的价值被知识生产所扭曲,系统的知识体系变得多元化和碎片化,人们满足于快速获取、即时满足,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再重要,知识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也似乎无关紧要。无字之书直指知识功利化现象,引发了人们对知识价值与个人身份构建的深刻反思。
邢彦超的艺术创作通过篡改经典、幽默调侃、媒介材料的开放性及象征讽喻等视觉实验,融合深厚的技艺功底,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和深刻的象征意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信息时代图像景观和社会现状的视角,引发我们对信息时代社会现象、知识价值及艺术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为我们理解和把握图像的本质和意义提供了深刻的启示,期待他未来带来更多惊喜。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