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目会心——成都画院川北写生作品展

  • 展览时间:2025/03/19 — 2025/05/1199
  • 展览空间:成都画院琴台艺术馆
查看更多详情

前 言


写生是每个艺术家的必修之课,也是艺术创作中最为纯粹的表达形式,它不仅展现着当下艺术家对自然的体悟,更承载着心灵与天地之间的沟通。在川北这片文化沃土上,无数艺术家以山川为笔,以自然为师,记录下了时光印记,传递着人与自然之间的默契。1933年,巴蜀先生吴一峰的川北写生之行,首站便选在了江油,先访李白故里,再登窦圌山。而今,我们为继承、弘扬他那在山川地理的考察中求真,在古今交融的体悟里弄墨的“大走客”精神,2024年12月,成都画院组织院内艺术家们走进川北李白故里、窦圌山、七曲山等地开展写生,此次写生的所有作品以及艺术家的日常写生作品,共同构成了本次《应目会心——成都画院川北写生作品展》。

在此次的写生地点中,窦圌山以奇、险、幽、秀为特色,唐代时就有李白访道,为其题下“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的千古绝句,更有窦子明倾慕此山清奇幽秀而弃官隐居,最终修道羽化飞仙的传奇,其秀美的风景、神秘的历史引人遐想。而七曲山大庙则位于具有“蜀道南大门”之称的梓潼,庙内古建筑重重,汇集了从元代到民国各时期的建筑风格,庙外古柏森森、翠浪如云,既是最早开辟的古蜀道“金牛道”中的一段,也是翠云廊的南端起点,其沿途古柏,既是活的历史文物,也是稀世自然奇观。正是在这片自然与历史交织的土地上,艺术家们通过写生,以“应目会心”的方式,与自然、历史、文化之间建立了更加深刻的联系,捕捉到了山川神韵,更领悟到了自然变化背后的哲理与情感,使每一幅作品成为了心灵与大地相契合的印记。

山水之游,非徒以娱目,妙在澄怀观道,体悟造化。艺术的魅力,也不在于表面形式的炫目,而在于能够引发观者内心的共鸣与思考。因此,本次《应目会心——成都画院川北写生作品展》,不仅仅是一次写生成果的汇报,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与碰撞。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展览,促进艺术家之间、艺术与观众之间在艺术创作、艺术欣赏等方面的交流互动,将每一幅作品作为一次“应目会心”的机会,使大家通过眼睛欣赏艺术,通过心灵感知艺术,进而触及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考。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