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当代艺术最为缺乏什么?当代水墨最为缺乏什么?那是一种来自理性的反思追问态度,水墨需要在理性的反思与直觉的悟性二者之艰难综合中再生!
“冷墨”小组的艺术实验,以理性的冷静与自由的想象,给当代水墨吹来一股飓风与狂飙,穿透我们钝化的神经,不断蔓延与扩展,在超越边界中展现艺术之新的可能。
“冷墨”艺术对水墨的可塑性有着自觉的思考,让当代艺术还保持着这些可贵的特性:前卫性、问题探索性、理性的反思、材质的直觉,以及每次展览新作品的实验性与强烈的现场感。
“冷墨”艺术实验让我们不再拘囿于传统水墨与当前各种时新水墨样式中讨论问题,而是在当代艺术危机与挑战中思考水墨的未来,思考水墨之新的提问方式,这是在西方极简主义与东方日本物派之后,在绘画的平面与雕塑的剧场二者“之间”,如何打开一个更为活化与自由的“之间”空间,而水墨是否还具有此可塑性。
“冷墨”艺术家在本次展览中都展现了对水墨艺术各个要素的独特“反思”:李飒以其尖锐与彻底性反思与改变了水墨内在根本的意志力方向,于洋反思了水墨呈现的自然秩序与人为秩序的混杂性,方志勇反思了各种结合方式所具有的错觉以及如何穿越日常思维的围困,金京华以墨纸与铁丝这两种材质之间的张力反思了剩余物对我们的刺痛,孔妍则反思了对称性如何在平面凸起与模糊透明之间被打破的各种可能性触感,黄褀则以水墨低语与暗语的呢喃来反思可见性的限度。
上一篇: 我的另一个世界——赵磊个展
下一篇: 德国艺术家Bob Rutman个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