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有数 任锡海摄影作品展

  • 展览时间:2025/03/02 — 2025/03/2687
  • 展览空间:洛川家美术馆
查看更多详情

前言 

数字有情——我的数码影像日记


母亲去世后的一天,在院子里遇见邻居大嫂焦桂兰。一番叹息后,她动情地说:“五兄弟,咱院子里的人都以为俺‘彪’,叫俺‘彪子’。可你家俺大娘从来不这样,她在楼上和我打招呼时,总是喊我‘嫚他娘’……母亲一生中这样的事例有很多。如一年春节,邻家小妹因没有过年的新衣服和妈妈闹别扭。母亲听说后,让姐姐把自己精心缝制的过年衣服借给那小妹。春节过后,从初三盼到十五,小妹一直没有还的意思。姐姐忍不住,几次想去要,但都被母亲阻拦。于是,那衣服就一直穿在邻家小妹身上了。“敬重”和“善待”身边人是母亲近百年的人生修为。在几十年的形影相随及耳濡目染中,母亲将这修为——朴素的人文情怀传递给我,并影响了我的摄影。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终结了“十年动乱”,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文精神的复活将心中我从母亲那里继承的“敬重”与“善待”激活——我将相机的镜头对向了身边人,对向了身边的生活。我在“1979年青岛首届书展”上抓拍到的《选购图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文化中心举办的国际摄影比赛中获“亚洲文化中心奖”,1982年春在崂山雕龙嘴拍摄的《分田分地真忙》入选中国摄影家协会2008年推出的纪念改革开放30年摄影展并获“银质收藏奖”,1990年代拍摄的《学书法的孩子》、《老房办学》、《追寻文明》、《沉重的爱》、《十号大院》等“青岛人的故事”先后被《中国青年报》、《人民摄影》报、《青岛晚报》等多家报刊选用......
数码摄影在21世纪的普及,特别是手机摄影的面世,让照片的拍摄变得更为民主,图片的传播变得更为快捷,也让我对身边人的关注和记录变得更加得心应手。于是,我从2006年起便开始了“数码影像日记”的“书写”——用神奇的数字技术捕捉身边的光与影,记录身边人和身边的故事,继续以“尊重”和“善待”的人文情怀分享身边人的喜怒哀乐。2018年起,借乘地铁往返青岛新老城区照看孙子之便,开始用手机记录《地铁里的中国人》。朋友说,“摄影师是记录历史的人。让身边曾经存在的生活因为是历史的一部分而有意义,这正是纪实摄影的力量之所在”——我的“数码影像日记”因此有了存在的意义。


任锡海

2024.12.26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