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自芬芳——吴昌硕与岭东弟子的花鸟画传承

  • 展览时间:2025/02/21 — 2025/05/25370
  • 展览空间:上海吴昌硕纪念馆
查看更多详情

前言


吴昌硕先生以诗、书、画、印“四绝”而享誉海内外,以篆籀笔法入画,以行草题诗长跋及篆刻构图,将诗书画印融汇贯通,继承明清绘画大家技法,博才众长,化古为新,形成运笔苍老雄健、笔墨淋漓、气势磅礴颇具金石味的大写意花鸟画风,成为海派绘画一代宗师。

昌硕先生弟子众多,金石大写意画风一时风靡全国,乃至远传海外。以诸闻韵为首的亲传弟子纷纷进入现代美术学校任教,通过建立国画课程体系以及花鸟画授课,继承了缶翁诗书画印一体的学画思想及“化古为新”“破我者进”的创新理念,并将其发扬光大。二十世纪20至30年代,大批岭东学子纷纷来沪学习美术,就读于上海美专、新华艺专、昌明艺专等现代美术学校。林受益、陈文希、刘昌潮、李开麟、王兰若、陈大羽等岭东弟子都曾来沪学习国画,他们的花鸟画深受海派金石大写意画风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融汇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画风。学成后,有些人留校任教,培育新一代美术人才。有些人将沪上现代美术教育模式带回岭东家乡,创办美术学校,成立画会,办展览,印刊物,培育了大量岭东美术人才。一时间,海派绘画在岭东地区盛行,亦有人称之为“岭东海派”。还有一部分人将中西融合,不断创新,将中国画远播海外,享誉东南亚。

上海与岭东自古有着紧密的贸易往来,开埠后更吸引大批岭东商人来沪从事金融、贸易及工业活动。近代上海大都市繁荣与发展及海派文化的形成都离不开岭东人的巨大贡献。任伯年、钱慧安、吴石仙等名家的海派画风雅俗共赏,深受岭东商人的欢迎,他们成为早期海派绘画发展的重要赞助者。正是基于重商、开放、包容的共同文化基因,海派绘画与岭东绘画有着天然紧密的联系。1929年,有“岭东盟主”之誉的孙裴谷,应邀北上访沪,与王一亭、诸闻韵、王个簃、潘天寿等海派名家探讨画理,雅集酬唱,受益良多,画风渐趋转向海派。1930年,吴东迈、王个簃、商言志等沪上画家南下回访孙裴谷,雅集论艺,互赠画作,相谈甚欢,一时传为美谈。无论是文化还是艺术,只有在交流与互鉴中才能发展,只有在开放与融合中才能创新。

本次展览以上海现代美术教育为媒介,探讨以吴昌硕为首的金石写意海派画风与岭东花鸟绘画之间的传承与创新,展示上海与岭东文化交流的一角。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