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前言
这不仅仅是一场艺术盛宴,也是一部家族的历史。徐子维先生上个世纪20年代末出生在四川西充农村,祖父曾举秀才,父亲行医,德行远扬,但不幸早逝。徐子维早在学生时期就参加地下党,从事革命的学生运动,解放后在政府担任行政领导工作,文革遭受迫害,只能带着尚未成年的子女四处逃难,徐炜则被留在了祖母身边,乞讨为生,童年饱经屈辱与磨难,子女均成长于这个动乱的时代。徐子维先生正直坦诚,家教严谨,对子女抱有很高的期望。文革结束后,长子徐源、次子徐锋均留洋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并在各自从事的科学领域都做出了杰出成就。在这样的家族中如何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出口,父亲的言传身教无形成为了徐炜人生巨大的压力。徐炜从小热爱文学艺术,早年就立志做一个文学艺术家,寻找自身的人生价值。父亲离休后,父子朝夕相处,共同创作了大量山水画作。年过六旬的父亲和青春年少的徐炜合作爆发出巨大的创作活力,父子合作1995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大型“徐子维山水画展”,名动中外。后父母去美国生活,徐炜则潜心绘画,遍历祖国大好河山,写生画画,创作了大量的作品,经过几十年的沉淀和积累,形成了独具个性,非同凡响的绘画风格。徐炜的国画作品,饱含激情,深遂含蓄,风格强烈而独特,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看到这样的作品和了解这样的历史让我深感激动,“跨越世纪”并不是一个口号,更是一段家国历史,非凡的经历方能成就伟大的艺术!
上一篇: 2025“盛世春光”作品欣赏
下一篇: 蛇舞新春——中国蛇文化百馆联展

最新展讯